[实用新型]一种铝带上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1050.1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5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湖县光华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8 | 分类号: | B05C1/08;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地址: | 246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铝带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制瓶盖冲压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铝带表面进行上油处理,保证铝带在拉伸成型过程中的润滑以及降温性,提高铝质瓶盖的质量。目前,对铝带上油一般采用人工刷涂的方式,这种方式导致刷油不均,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浪费油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铝带上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铝带上油装置,包括喂油装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油辊以及刀排。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上油辊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刀排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喂油装置靠近所述上油辊设置所述上油辊的一侧,所述喂油装置包括喂油箱及至少一根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一端设置在喂油箱内,所述输油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刀排上。
优选地:所述上油装置还包括接油箱,所述接油箱设置在所述上油辊的渗油路径上。
优选地:在所述接油箱与所述喂油箱之间设置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一端设置在所述接油箱中,所述导油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喂油箱中。
优选地:在所述导油管上设置有循环泵。
优选地:所述刀排与所述上油辊之间的缝隙高度为0.2-0.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上油均匀、节省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油料的浪费,主要运用于基材上油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喂油装置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 3杆、上油辊4、刀排5、接油箱6、导油管7以及循环泵8。第一支撑杆2的一端和第二支撑杆3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上油辊4的两侧,第一支撑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的另一端分别与刀排5的两端固定连接。刀排5与上油辊4 之间的缝隙高度为0.3mm。喂油装置1靠近上油辊4设置在上油辊4的一侧,喂油装置1包括喂油箱11及至少一根输油管12,输油管12的一端设置在喂油箱11内,输油管12的另一端固定在刀排5上。接油箱6设置在上油辊4的渗油路径上,导油管7设置在接油箱6与喂油箱11之间,导油管7一端设置在接油箱6中,导油管7的另一端设置在喂油箱11中,循环泵8设置在导油管7上。
本实施例通过将喂油箱11中的油料通过输油管12输送至上油辊4的表面,启动上油辊4,使得输送至上油辊4表面的油料随上油辊4转动至刀排5与上油辊4之间的缝隙处,油料经过挤压后,均匀分布在上油辊4的表面,均匀分布后的油料随上油辊4继续转动至上油辊4的底部。当所需上油的铝带通过传送带输送至上油辊4的底部时,上油辊4将其底部区域的油料滚涂在铝带的表面,达到均匀上油的目的。同时,经缝隙挤压后,剩余的油料通过上油辊4两侧渗入至接油箱6中,通过循环泵8的作用,将接油箱6中的油料从导油管中导入喂油箱11中,供喂油箱11重新喂油,实现油料的循环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湖县光华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太湖县光华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1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荸荠皮功能饮料
- 下一篇:一种防晕车蜂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