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菇床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20530.6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5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忠;王国庆;张秀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A01G7/04;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54 | 代理人: | 张艳赞 |
地址: | 27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床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菇床架。
背景技术
目前菌菇的培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菌棒摞起来培养菌菇的方式,另一种是将培养基放置在菇床架上培育菌菇。随着人们对食用菌的大量需求,人们对于食用菌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生产量人们采用工业化的方法生产食用菌,层架式菌菇培育运用的越来越多,菇床架的使用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目前,菇床架的高度一般都比较高,给操作者带来了诸多不便,需借助梯子进行生产操作,此外,一般菇床架在其组装、拆卸以及上料过程中,也比较繁琐,不利于机械化、工厂化菌种栽培。
专利号为201520298976.1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菇床架,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但是该菌菇架缺少光照、通风与保湿设备,需另外配备相关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能够保湿和通风,并提供光照的菇床架,能够有效的解决菇床架组装、拆卸以及上料过程中,也比较繁琐,不能够保湿、保温、通风和提供光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菇床架,包括架体、栽培床和移动爬梯,沿架体的水平方向设有预设数量组不同高度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横截面成凹型,支撑架下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中心设置有导流槽,在最上一层支撑架和最下一层支撑架的一侧分别连接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轨道,所述架体的外侧布置移动爬梯,移动爬梯上设置有与所述轨道相配合的导向轮,所述架体内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与所述导流槽相连,所述导流孔通过导管与排污管道相连;所述架体的内侧布置挡板,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雾化管和光源,雾化管与水管直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雾化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栽培床包括床底架,床底架上铺设有架网。
进一步地,所述的床底架由纵梁和横梁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内侧设置有反光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支撑架底部设置有雾化管,雾化管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喷头,提供了加湿的功能;所述的支撑架下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中心设置有导流槽,可以对多余水分进行转移;所述架体的外侧布置移动爬梯,能够利于操作人员进行攀爬;所述架体的内侧布置挡板,挡板内侧设置有反光镜,对光照进行补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
1. 架体、2. 栽培床、21. 床底架、3. 移动爬梯、4. 支撑架、5. 轨道、6. 导向轮、7. 导流孔、8. 挡板、9. 导流槽、10. 凹槽、11. 雾化管、12. 光源、13. 水管、14. 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现在将参考附图1、附图2更全面地描述。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后”、“左下”、“右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20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肉苁蓉人工接种的工具
- 下一篇:具有恒温功能的胶囊片菌种接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