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7934.1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2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朱如松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手机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防护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
背景技术
手机,或称为移动电话,现有的手机一般均为智能手机,手机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而且集休闲娱乐工作等为一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现有的手机,一般均具有摄像头,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碰撞,为了保护手机,往往在手机外套保护壳,而现有的保护壳仅仅起到保护手机屏幕的作用,而不具有其他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手机保护壳的功能多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外表面涂抹有一层夜光层,所述的本体顶部的中间处具有挂环,所述的本体顶部的左侧具有供摄像头拍照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的下方铰接有遮挡片,所述的通孔的上方固连有固定片,所述的遮挡片能绕铰接点360度旋转,所述的遮挡片能嵌入到固定片中使遮挡片遮挡通孔,所述的本体的左侧设有用于存放便签纸的第一存放袋,所述的本体中间设有用于存放便签笔的第二存放筒,所述的第二存放筒的两侧分别具有与第二存放筒等长的防护条,所述的本体的两侧均具有与手指形状相匹配的握手槽。
拍照时,旋转遮挡片使遮挡片不遮挡通孔,可以使用手机拍照,不拍照时,旋转遮挡片使遮挡片的顶部嵌入到固定片中固定,从而遮挡通孔,保护手机的摄像头,使外界不会对手机的摄像头造成破坏;通过挂环可以将手机挂起来,而且夜光层的设置,使使用者在黑暗的环境中可以很快的找到手机;第一存放袋用来存放便签纸,第二存放筒用来存放便签笔,使用方便,本手机保护壳的功能多样。握手槽的设置,使使用者能够更紧的握住手机,使手机不会掉落,防护条的设置使第二存放筒不易损坏,当使用者手握住手机保护壳时,手机保护壳与手掌的中心之间具有间隙,防护条填充该间隙,符合人体工程学。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中,所述的遮挡片包括遮挡部和铰接部,所述的遮挡部和铰接部均呈圆形,所述的铰接部的面积小于遮挡部的面积。设计合理。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中,所述的固定片的上部通过胶粘剂与本体相固连,下部与本体之间具有固定缝。固定片具有一定的硬度,该种结构加工方便,且固定片能固定遮挡片,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才可以旋转遮挡片,遮挡片保护的效果好。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中,所述的第一存放袋的宽度为本体宽度的一半。便签纸较大,设计合理。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中,所述的第二存放筒的高度为第一存放袋高度的一半。便签笔一半露在外面,取放方便,设计合理。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中,每个所述握手槽的侧壁上都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材质是橡胶。凸起部可以增加摩擦力手指和握手槽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得使用者用手握持手机时的可靠性,防止手机滑落,另外因为凸起部位于握手槽和手指之间,所以凸起部还可以起到按摩手指的作用,通经活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另外凸起部的存在可以避免手指和握手槽直接接触,起到通气和散热的作用,可以防止手指出汗。
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中,所述凸起部呈半球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手机拍照时,旋转遮挡片使遮挡片不遮挡通孔,可以使用手机拍照,不拍照时,旋转遮挡片使遮挡片的顶部嵌入到固定片中固定,从而遮挡通孔,保护手机的摄像头,使外界不会对手机的摄像头造成破坏。
2、本体上具有一层夜光层,方便使用者在黑暗的环境中及时的找到手机。
3、第一存放袋用来存放便签纸,第二存放筒用来存放便签笔,使用方便。
4、本手机保护壳设置有挂环,挂环的设置使手机可以挂起。
5、凸起部可以增加摩擦力手指和握手槽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得使用者用手握持手机时的可靠性,防止手机滑落,另外因为凸起部位于握手槽和手指之间,所以凸起部还可以起到按摩手指的作用,通经活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另外凸起部的存在可以避免手指和握手槽直接接触,起到通气和散热的作用,可以防止手指出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多功能手机保护壳整体结构的主视图一。
图2是本多功能手机保护壳整体结构的主视图二。
图中,1、本体;2、挂环;3、通孔;4、遮挡片;41、挡部;42、铰接部;5、固定片;6、第一存放袋;7、第二存放筒;8、防护条;9、握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7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多服务器系统的可靠性架构
- 下一篇:DM一体化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