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收折伞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1657.3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9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佳欣 |
主分类号: | A45B19/10 | 分类号: | A45B19/10;A45B9/02;A45B25/14;A45B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伞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架,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全自动收折伞架。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伞是中国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创造。 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上至皇帝出行的黄色罗伞,下至百姓的避雨工具,可以说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受中国文化影响,亚洲许多国家很早就有使用伞的传统,而欧洲至16世纪才开始风靡中国伞。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它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发明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雨具。用来遮蔽阳光的伞又称作阳伞或遮阳伞,可固定于露台桌等户外家具,或用在海滩上。伞的其它用途包括装饰物、拐杖甚至兵器。
现在市面上的一般都是手动打开、关闭的,相当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收折伞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收折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收折伞架包括:
一第一中空套管,所述第一中空套管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凹槽;
一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套管上端口内的正反刹车电机;
一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套管上端口上、与正反刹车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端面设有一与第一螺杆为一体结构的第二中空套管,所述第二中空套管中间空心部分横截面为六边形;
一套装在所述第一中空套管外、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块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杆相配合螺纹、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定位凹槽的第三中空套管;
一设置在第三中空套管上端口上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下端面上设有一与第二中空套管空心部分相配合的转动轴,所述第二螺杆通过转动轴、第二中空套管作用与第一螺杆同步转动;
一套装在所述第三中空套管外、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块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杆相配合螺纹的第四中空套管;
一设置在第一中空套管下端口处、用于控制正反刹车电机转动的伞柄。
伞柄包括:
一伞柄外壳;
一设置在伞柄外壳内、与正反刹车电机相连接、用于控制正反刹车电机转动的控制模块;
一设置在伞柄外壳上、与控制模块相连接、触发控制模块工作的控制按钮;
一设置在伞柄外壳内、为伞柄工作供电的电池。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一第一中空套管,所述第一中空套管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凹槽;一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套管上端口内的正反刹车电机;一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套管上端口上、与正反刹车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端面设有一与第一螺杆为一体结构的第二中空套管,所述第二中空套管中间空心部分横截面为六边形;一套装在所述第一中空套管外、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块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杆相配合螺纹、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定位凹槽的第三中空套管;一设置在第三中空套管上端口上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下端面上设有一与第二中空套管空心部分相配合的转动轴,所述第二螺杆通过转动轴、第二中空套管作用与第一螺杆同步转动;一套装在所述第三中空套管外、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块以及与所述第二螺杆相配合螺纹的第四中空套管;一设置在第一中空套管下端口处、用于控制正反刹车电机转动的伞柄,采用以上设计,使得收折伞全部自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中空套管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轴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全自动收折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收折伞架包括:
一第一中空套管1,所述第一中空套管1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凹槽(图中未标出);
一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套管1上端口内的正反刹车电机2;
一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套管1上端口上、与正反刹车电机2传动连接的第一螺杆3,所述第一螺杆3上端面设有一与第一螺杆3为一体结构的第二中空套管4,所述第二中空套管4中间空心部分横截面为六边形;
一套装在所述第一中空套管1外、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图中未标出)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块5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杆3相配合螺纹、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定位凹槽(图中未标出)的第三中空套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佳欣,未经刘佳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01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