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及物流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9346.8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3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洪全 |
主分类号: | B60P1/54 | 分类号: | B60P1/54;B66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刘哲源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双滑块 多点 装卸 物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及物流车。
背景技术
在物流配送领域,例如厢式货车,由于装货卸货方面的需求,单纯依靠人工搬运通常效率低下,因而通常会借助于一些辅助设备。目前国内安装在物流车上的用于装卸货物的辅助设备通常有:
例如:汽车尾板,但是国产尾板却存在种种问题,首先,在安全可靠性方面远不如国外同类产品,致使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隐患;其次,在制造工艺和材质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异,以钢板为主要材料做工上单调粗糙,重量在700kg左右,不符合专用车轻量化的发展方向;再次,在我国并未完全推行汽车尾板的合法化,因而尾板并不能大规模广泛应用。另外,尾板存在的关键问题还在于,尾板仅能提供升降作业,其货物移到尾板上及将货物移动车厢内仍需借助其它辅助装备才能实现,不能独立作业。再者尾板在升降过程中其上的货物严重存在滑落的风险,且因尾板自身的重量也影响装载率。
又例如,单臂吊,通过设置于单臂吊尾端的挂钩实现吊装过程。为了保证单臂吊的承重力,通常需要增加单臂吊的尺寸以增加单臂吊的荷重强度,增加尺寸例如是增加单臂吊的厚度,而这种操作方式不仅减少了车厢的装载空间,而且导致了成本的增加。另外,单臂吊无法将货物运送至车厢的靠里位置,在无人工辅助的情况下严重影响了车厢的装载率。
因而,在物流配送领域:针对采用人工装载的方式装载效率低下,以及采用辅助装载装置(例如尾板或者单臂吊)的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装载率低的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及物流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装载的方式装载效率低下、采用辅助装载装置(例如尾板或者单臂吊)的方式效率低、成本高、装载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车载双滑块多点装卸吊,包括:
用于与车厢的两个侧壁滑动连接的框型支撑滑块,且所述支撑滑块能够部分伸出车厢;
位于所述支撑滑块形成的空间内的吊装滑块,所述吊装滑块的两相对侧边与所述支撑滑块滑动连接;
设置于所述吊装滑块上的用于吊装货物的起吊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滑块与所述车厢通过第一滑动机构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车厢内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并且与车身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转动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转动杆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自由端连接的第一链条、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支撑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件。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有两个所述第一链条,两个所述第一链条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分别设置于车身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
所述吊装滑块与所述支撑滑块通过第二滑动机构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滑块上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且与车身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二转动杆、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转动杆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自由端连接的第二链条、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二链条和所述吊装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件。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有两个第二链条,两个所述第二链条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中轴线设置于所述支撑滑块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
所述起吊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吊装滑块的靠近车头方向的侧壁上的起吊丝筒、设置于所述吊装滑块远离车头方向的侧壁上的滑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吊装滑块的靠近所述车头方向的侧壁上的用于驱动所述起吊丝筒的第三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滑轮组件下方的吊具;所述起吊丝筒、所述滑轮组件和所述吊具通过吊绳连接。
更进一步地,
所述滑轮组件包括沿车身的宽度方向设置的至少一个滑轮;
所述滑轮通过位置调节机构定位所述滑轮的横向位置;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吊装滑块的远离所述车头的侧壁上的多个定位孔、能够同时穿过所述定位孔和所述滑轮的多个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轴心线平行于车身的长度方向。
更进一步地,
所述滑轮设置有两个,在使用状态下,两个所述滑轮与车身长度方向的中轴线的距离相等。
更进一步地,
所述滑轮包括转动轮、位于所述转动轮两侧的挂装板以及能够同时穿过所述转动轮和所述挂装板的固定轴;所述挂装板的上部设置为钩状,所述挂装板的上部能够挂装于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的所述定位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洪全,未经徐洪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9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