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压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5399.2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赵琳琳;肖杨;薛庆收;陈占刚;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洋集团东北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282;H01B7/285;H01B7/28;H01B7/18;H01B7/29;H01B7/4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3006 辽宁省抚顺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压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负荷日渐攀升。尤其,工矿企业和能源部门对电力需求的连续性要求较高。同时,为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美化市容的要求,地面架设的明线进行入地安装。因此,电缆的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容易遭到外界物体挤压或碰撞等。若因外界压力导致电缆中断或变形,将会影响电力传输,给工业部门运行和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甚至造成局大损失。
而且,我们的国家地域广阔,地理纬度跨度较大,每年在南北方都会有明显的雨季,有些地区土壤水层较浅,近年来我国的国家建设发展较快,很多重要工程都在多水、多雨的地区,对具有防水性能的电缆需求也越来越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中压电力电缆,其具有优良的防水、阻水性能,该电缆同时具备径向(由外至内)防水、纵向(电缆长度方向)阻水特性,具有可靠的机械阻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多芯绝缘线芯;其特征在于,每芯绝缘线芯由内至外依次为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每芯绝缘线芯的最外侧绕包纳米级半导电类金刚石膜屏蔽铜带,所述纳米级半导电类金刚石膜屏蔽铜带外还包覆一层外屏蔽阻水带。
在多个绝缘线芯之间设置有阻水填充料;所述多芯绝缘线芯成缆再包覆防护外层。
所述防护外层由里到外依次包括阻水带、防水层及外套层。
所述防水层由铝带纵包氩弧焊焊接后轧纹制成。
所述外套层包括圆管状的第一外套层及环绕于第一外套层外的圆管状第二外套层,且第一外套层和第二外套层的轴线位置重合。
所述第一外套层与所述第二外套层相邻的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圆形突起,所述第二外套层与所述第一外套层相邻的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锯齿状突起,所述圆形突起的个数与所述锯齿状突起的个数相同,所述圆形突起位于所述锯齿状突起的间隙中,且与左右两侧的所述锯齿状突起相接触。
所述第二外套层的外部还设有高温陶瓷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纳米级半导电类金刚石膜屏蔽铜带的纳米级半导电类金刚石膜的厚度为50~250纳米,纳米级半导电类金刚石膜的过渡层的厚度为25~250纳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纳米级半导电类金刚石膜的电阻率小于500Ω·m。
有利于绝缘屏蔽与铜带之间的电气接触,确保了铜带的等电位作用不下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体屏蔽层及绝缘屏蔽层由半导电屏蔽材料加工而成;所述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由三层共挤的方式加工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锯齿状突起和所述圆形突起的材质是聚氯乙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圆形突起为半球形突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水填充料为隔断式阻水填充料;该隔断式阻水填充料沿电缆轴向方向等间距式间隔填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断式阻水填充料采用防水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电缆具有优良的防水、阻水性能,电缆同时具备径向(由外至内)防水、纵向(电缆长度方向)阻水特性,具有绝对可靠的机械阻水性,高绝缘电阻低泄漏电流中压电力电缆。
本实用新型采用纳米级半导电类金刚石膜屏蔽铜带,对电缆的制造成本几乎没有影响,但解决了普通电缆因屏蔽铜带氧化而使得其屏蔽作用下降的问题,降低电缆在运行中的电耗,使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从电缆本身的角度改善电缆的散热性能、降低导体的温度、进而降低电缆的电损耗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套层的外部设有高温陶瓷涂层;通过高温陶瓷涂层,提高金属底材的耐温、耐磨、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从而延长金属的使用寿命,扩大使用范围,使得不锈钢护套层的使用温度相对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洋集团东北电缆有限公司,未经锐洋集团东北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5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压强与流速测试仪
- 下一篇: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