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磨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1330.2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9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4 | 分类号: | B24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7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磨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超声磨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声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陶瓷、光学玻璃、石英晶体、宝石玉器等硬脆材料被广泛用于空间技术、精密机械、石油化工、高档工艺品等领域,对这些材料制造的零件尺寸和形状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这些材料的硬度高、脆性大,化学稳定性和耐磨性好,故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在硬脆材料元件总成本中,加工成本占30%~60%,对于许多精密元件,其加工费用可达总成本的90%。因此,提高硬脆材料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尤为重要。
被认为是加工硬材料的最佳技术之一的超声磨削加工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引人注目,它是在磨削加工中引入超声振动,借助超声振动的作用去除工件上的被加工材料。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定位精度高、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减小切屑变形量和降低切削力的超声磨削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声磨削装置,包括联接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轴座,连接在联接座上,用于容纳传动轴;
电机座,连接在轴座上,用于安置电机;
联轴器,设置在电机座内,用于接通电机和传动轴的动力;
传动轴,设置在轴座内,用于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变幅杆;
电刷,设置在电刷座中,所述电刷座连接在轴座的外侧面上;
压电晶片,通过铜片电极压设在传动轴与变幅杆连接处;
集电环,围绕在传动轴外圆柱面上,所述集电环的一端与电刷连通,另一端通过导线与铜片电极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前、后防护环,所述前、后防护环分别设置在传动轴的前、后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震垫,所述防震垫设置在传动轴靠近压电晶片所在侧轴承处。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内设置有穿线孔,导线经穿线孔连接集电环与铜片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穿线孔由垂直于传动轴中心线的垂直段和平行于传动轴中心线的水平段构成,垂直段为2段,水平段为1段,垂直段与水平段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压电晶片设置在轴座外,具体设置在传动轴与变幅杆连接处,利于超声信号的变幅放大,提高磨削频率,可强化和改善磨削效果,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切削的变形量,降低切削力,改善了工件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联接座,2、轴座,3、电机座,4、电机,5、联轴器,6、传动轴,6a、前防护环,6b、后防护环,6c、防震垫,7、电刷座,7a、电刷,7b、集电环,8、铜片电极,9、压电晶片,10、变幅杆,11、磨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超声磨削装置,包括联接座1,用于与机床联接,还包括:
轴座2,连接在联接座1下端,用于容纳传动轴6及其它部件;
电机座3,连接在轴座2左端,用于安置电机4;
联轴器5,设置在电机座3内,用于接通电机4和传动轴6的动力;
传动轴6,设置在轴座2内,用于将电机4的动力传递给变幅杆10,传动轴的左、右端设置轴承等部件;
电刷7a,设置在电刷座7中,所述电刷座7连接在轴座2的外侧面上,具体设置在轴座2的下部;
压电晶片9,通过铜片电极8压设在传动轴6与变幅杆10连接处;
集电环7b,围绕在传动轴6外圆柱面上,所述集电环7b的一端与电刷7a连通,另一端通过导线与铜片电极8连通。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前、后防护环6a、6b,所述前、后防护环6a、6b分别设置在传动轴6的前、后端,具体位置在传动轴6前、后端轴承处。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防震垫6c,所述防震垫6c设置在传动轴6靠近压电晶片9所在侧轴承处,具体位置如说明书附图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6内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由垂直于传动轴6中心线的垂直段和平行于传动轴6中心线的水平段构成,导线经穿线孔连接集电环7b与铜片电极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1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筒式飞剪滚筒轴承间隙测量装置
- 下一篇:用于全自动微钻研磨机的传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