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温加温外半盘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0843.1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9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麦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置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F2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温 加温 外半盘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加温外半盘管装置,属于控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程上解决反应釜的传热可采取的措施有:外夹套、外半管、内盘管等结构。反应釜外壁的换热方式有外夹套和外半管,传统的是夹套式的,但属于压力容器,而近年来出现的外半管的则避开了压力容器,传热面积夹套式的大,外半管的小但由于流速可以取得高一些所以传热系统高一些;从强度上考虑:采用外半管实际上增强了釜的刚度,对承受外压的反应釜来说,这种结构可以减少反应釜壁的厚度,减小材料用量;从换热效果考虑:外半管形式换热面积比外夹套的小,但由于流速可以取得高一些弥补换热面积的不足。外半管形式可以强制加热流体沿外壁流动,增加换热效率。外夹套式,当用液态换热介质时,虽然有导流板,介质还是容易走短路,引起换热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降温加温外半盘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降温加温外半盘管装置,它包含釜体、外半管、上连接口、下连接口、蒸汽进气管、冷却水排出管、蒸汽排出管、冷却水进入管、排污管;所述釜体的外表面螺旋式安装有外半管,所述外半管的上端安装有上连接口,所述外半管的下端安装有下连接口,所述上连接口分别与蒸汽进气管、冷却水排出管连接,所述下连接口分别与蒸汽排出管、冷却水进入管、排污管连接,所述冷却水排出管、蒸汽排出管、冷却水进入管、排污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作为优选,所述上连接口、下连接口上安装有连接法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快速换热,且换热效率高,同时热阻比较低,总传热系数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外半管;3-上连接口;4-下连接口;5-蒸汽进气管;6-冷却水排出管;7-蒸汽排出管;8-冷却水进入管;9-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釜体1、外半管2、上连接口3、下连接口4、蒸汽进气管5、冷却水排出管6、蒸汽排出管7、冷却水进入管8、排污管9;所述釜体1的外表面螺旋式安装有外半管2,所述外半管2的上端安装有上连接口3,所述外半管2的下端安装有下连接口4,所述上连接口3分别与蒸汽进气管5、冷却水排出管6连接,所述下连接口4分别与蒸汽排出管7、冷却水进入管8、排污管9连接,所述冷却水排出管6、蒸汽排出管7、冷却水进入管8、排污管9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口3、下连接口4上安装有连接法兰。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外半管,在外半管内流动,与釜体进行换热,直到从出口流出,部分已冷却蒸汽化为水经疏水阀排放,蒸汽经蒸汽管道继续在外半管内循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置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置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0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