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合成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0790.3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3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郑炜;姚杰冲;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立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性 丙烯酸 树脂 乳液 合成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合成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为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反应釜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伴随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一般通过管道排出,但是这种结构设计排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合成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合成反应釜,包括容器和上盖,所述上盖由上层空腔和下层空腔组成,所述上层空腔、下层空腔相互独立且上层空腔截面尺寸大于下层空腔截面尺寸,上层空腔下端面靠近边缘沿圆周部分间隔设置出气孔,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下层空腔连通并伸出上盖,上盖上表面设置多个出气管,出气管沿上盖中心对称分布并与上层空腔连通,出气管与主管道连接。
所述上盖上表面对称设置四个出气管并与主管道连通。
所述下层空腔下表面安装隔热垫,所述隔热垫选用隔热棉。
所述容器、上盖截面为圆形或者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反应釜上盖设置为由上层空腔和下层空腔构成且两空腔相互独立密封,循环水通过上层空腔从而将上盖中的热量带走,反应釜内产生的气体通过上层空腔排出而不需单独设置排气通道,使得设备结构更为简单,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盖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水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合成反应釜,包括容器11和上盖1,容器11、上盖1截面为圆形或者方形,上盖1由上层空腔6和下层空腔9组成,上层空腔6、下层空腔9相互独立且上层空腔6截面尺寸大于下层空腔9截面尺寸,上层空腔6下端面靠近边缘沿圆周部分间隔设置出气孔10,进水管4、出水管5分别与下层空腔9连通并伸出上盖1,循环水从进水管4进入下层空腔9,然后从出水管5流出下层空腔9,从而将反应釜内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循环水带走,上盖1上表面设置多个出气管2,出气管2沿上盖中心对称分布并与上层空腔6连通,出气管2与主管道3连接,反应釜内产生的气体通过出气孔10进入上层空腔6,再沿着出气管2排出反应釜。
如图2所示,上盖1上表面对称设置四个出气管2并与主管道3连通,下层空腔9下表面安装隔热垫12进一步防止上盖过热,隔热垫12可以选用隔热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立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立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90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按钮总成
- 下一篇:一种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