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产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2842.2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4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成;王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H01M8/16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1241 | 代理人: | 吕敏 |
地址: | 11001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硝化 脱氮产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泥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产电装置,在处理污水中的COD、氮等污染物的同时产生电能的新工艺。
背景技术
根据传统生物脱氮理论,脱氮途径一般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需要在两个隔离的反应器中进行,或者在时间上造成交替好氧和缺氧环境的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然而,最近几年国内外有不少试验和报道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存在,尤其是有氧条件下的反硝化脱氮现象确实存在于不同的生物系统中,如生物转盘、SBR、氧化沟等工艺。
从外环境角度分析,同步硝化反硝化应该属于特定物理条件下发生的特殊现象,氮的去除从本质上来说应该还是由传统的好氧自养硝化菌和缺氧异养反硝化菌共同完成的。由于曝气装置充氧不均和反应器的构造原因,造成生物器内形成缺氧/厌氧区,此种情况称为宏观环境理论。事实上,在生产规模的生物反应器中,整个反应器均处于完全均匀混合状态的情况并不存在,故同步硝化反硝化也就有可能发生。在采用点源曝气的活性污泥系统中,局部缺氧区域的比例更大,因此即使在曝气阶段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反硝化,或称为同时硝化反硝化现象。从微环境角度分析,由于氧气扩散的限制,在活性污泥絮体或生物膜内部会形成局部缺氧的环境。此外,由于微生物种群结构、基质分布、代谢活动和生物化学反应的不均匀性,以及物质传递的变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活性污泥菌胶团和生物膜内部会存在多种多样的微环境类型,而每一种微环境往往只适合某一类微生物的活动,而不适合其他微生物的活动。这种环境条件可以充分发挥微生物的协同代谢能力,从而为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因此,在絮状污泥、生物膜、颗粒污泥中均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利用絮状污泥的传质特性以及点源曝气的活性污泥系统中局部缺氧区域,完全能够在进行硝化反应的同时进行反硝化。絮状污泥表层及曝气池好氧区的硝化细菌完成硝化的同时,絮状污泥内部及活性污泥系统中局部缺氧区域的反硝化菌以硝态氮为电子受体同步完成氮的去除,从而开发出紧凑、高效的同步脱氮技术。
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中,硝化反应的产物可直接成为反硝化反应的底物。因此,整个反应过程加快,水力停留时间可缩短,反应器容积也可相应缩小。在污水脱氮工艺中,硝化和反硝化脱氮在反应器中同时实现,既提高脱氮效果,又节约曝气和混合液回流所需的能源。另外,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中,反硝化反应中释放出的碱度可部分补偿硝化反应所需要的碱,使系统pH值相对稳定。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与传统脱氮工艺相比,具有节省碳源、减少曝气量、减少设备运行费用等优点。
但是,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在处理氨氮废水的过程中,已驯化成熟的微生物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例如曝气池出水含有大量溶解氧,微生物中含有大量的化学能等,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型反应器,但对降低污水中的氮等污染物无明显去除效果。有关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与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的研究在国内外还属于空白领域,耦合装置成功运行后,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产生稳定的电能,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在处理污水过程中造成了的大量有机能源浪费及无可再生绿色能源产生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产电装置,它是将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与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的新型装置,利用絮状污泥的传质特性以及点源曝气的活性污泥系统中局部缺氧区域,完全能够在进行硝化反应的同时进行反硝化。絮状污泥表层及曝气池好氧区的硝化细菌完成硝化的同时,絮状污泥内部及活性污泥系统中局部缺氧区域的反硝化菌以硝态氮为电子受体同步完成氮的去除,亦有效解决了脱氮由自养硝化菌与异养菌两种不同类型的菌群分别进行时所需污泥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省了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该装置不仅能够降低污水中COD和TN的浓度而净化污水,而且能够利用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回收利用曝气池出水含有的溶解氧、化学能等产生电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2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化污泥曝气装置
- 下一篇:应用于大水量人工湿地的布水集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