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限鸣电笛安装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1990.2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0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夏源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源生铁路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1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限鸣电笛 安装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机车装置,具体说是一种机车限鸣电笛安装底座。
背景技术
由于铁路机车风笛噪音扰民的反响强烈。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784号提案(交通邮电类031号)要求铁道部解决机车鸣笛扰民问题,随之各地的各类降噪措施也相继出台,例如降低鸣笛的声压,减少鸣笛次数等。目前,我公司针对该问题开发的机车限鸣系统已投入实际应用,其中的机车电笛系统需要在机车顶部安装高指向性电笛取代传统的风笛,电笛的安装需要考虑稳固、防水、拆装方便,且能够与机车内部通过电缆传递信号,对于目前的系统来说还没有可参考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车限鸣电笛安装底座,可以实现电缆穿过底板,且防水性能好,安装稳固。
所述机车限鸣电笛安装底座,包括底板和安装板套,底板设有用于穿过电缆的底板通孔,所述安装板套嵌入所述底板通孔内且与底板通孔密闭连接;所述安装板套为带中心通孔的筒状,中心通孔外侧的通孔内径大于内侧的通孔内径,边界处由内径差形成一周台阶,在台阶的外侧设有内螺纹;其特征是:
台阶的外侧依次垫设有密封圈、垫圈和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中心设有与安装板套同轴的通孔,连接螺母设有与安装板套的内螺纹连接配套的外螺纹,连接螺母的外端面在安装板套的外侧,连接螺母的外端面和安装板套的内侧端面分别塞入橡胶的上电缆护套和下电缆护套,上电缆护套和下电缆护套的中心设有与安装板套同轴的通孔;
所述台阶的上表面和垫圈的下表面均设有一圈凸出的挡水圈,台阶的挡水圈与台阶一体,垫圈的挡水圈与垫圈一体设置,在使用状态下挡水圈嵌入密封圈。
进一步地,上电缆护套和下电缆护套的通孔内侧壁均设有向内凸出的挤压圈。
优选地,上电缆护套和下电缆护套的内侧端面为前端面,上电缆护套的前端面设于连接螺母的通孔内,下电缆护套的前端面设于和安装板套的通孔内,上电缆护套在连接螺母的外端面还设有次端面,下电缆护套在安装板套的外端面设有次端面,上电缆护套和下电缆护套所设的挤压圈的轴向位置设于各自的前端面和次端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直接焊接在机车车头的顶部,通过该装置可以方便的安装或拆卸机车电笛,并可以安全的穿过信号电缆,安装稳固、拆装电笛方便,尤其是防水性能好,电缆护套有利于保护电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出放大图。
图中:1—上电缆护套,2—连接螺母,3—垫圈,4—密封圈,5—安装板套,6—下电缆护套,7—底板,8—安装螺孔,9—台阶,10—挤压圈,11—挡水圈,12—底板通孔,13—前端面,14—次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所示机车限鸣电笛安装底座,包括底板7和安装板套5,底板焊接在级车车头顶部,电笛安装时与底板螺钉连接,底板设有用于穿过电缆的底板通孔12,所述安装板套嵌入所述底板通孔内且与底板通孔密闭连接。
所述安装板套5为带中心通孔的筒状,电缆需要通过中心通孔穿过底板7。中心通孔外侧的通孔内径大于内侧的通孔内径,边界处由内径差形成一周台阶9,在台阶9的外侧设有内螺纹;从图2中可见,台阶9外侧与台阶内侧的两段内径不同的筒状体,内部的通孔为两段同 轴的柱状通孔。
台阶9的外侧依次垫设有密封圈4、垫圈3和连接螺母2,所述连接螺母2中心设有与安装板套5同轴的通孔,连接螺母2设有与安装板套5的内螺纹连接配套的外螺纹,密封圈、垫圈3和连接螺母2配合,起到防止水渗入的作用,密封圈的内径通常小于连接螺母2的通孔内径,由于密封圈具有弹性,挤压到线缆后具有密封作用。
连接螺母2的外端面在安装板套5的外侧,连接螺母2的外端面和安装板套5的内侧端面分别塞入橡胶的上电缆护套1和下电缆护套6,上电缆护套1和下电缆护套6的中心设有与安装板套5同轴的通孔。
上电缆护套1和下电缆护套6分别相对于连接螺母2和安装板套5是配套的,也就是说橡胶的电缆护套与连接螺母2和安装板套5的接触紧密、无间隙,由于橡胶的电缆护套的弹性,在与电缆发生挤压时,也能起到防水的作用。但是电缆线表面不平滑或形状不规则、直径较小都有可能使防水作用发挥不到位。
进一步地,密封圈的下述特点进一步加强了密封防水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源生铁路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源生铁路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19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