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电钻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4266.9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强;张雷;高涛;欧阳洲;李芳芳;申付志;陆娴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苏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8 | 分类号: | B23Q11/08;B23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钻,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磁电钻。
背景技术
磁电钻又称磁力钻,主要是通过机器本身底部的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可以直接吸附在大型钢结构件上,直接进行钻孔作业。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079304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带有电机温度保护装置的磁力钻,其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下方的磁座,机架的上方为电机,当需要钻孔的时候,磁座通电,磁座吸附在钢铁板材上,电机启动,电机上的钻头转动,操作人员转动手柄,从而将电机向下按压,使钻头向下移动并插入钢铁板材上,转动的钻头对钢铁板材进行钻削。
但是,在钻削钢铁板材的时候,板材上的金属屑不断的被钻头甩出,以较高的速度飞溅,飞出的金属屑可能溅入操作人员的眼睛里,非常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减少金属屑向操作人员方向飞溅的磁电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电钻,包括钻机、沿上下方向滑移设置在钻机上的伺服转动头以及设置在伺服转动头上的钻头,所述伺服转动头上设置有罩设在钻头外部的隔屑软管,所述隔屑软管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将被压缩变形后的隔屑软管伸展开的伸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钢铁板材进行钻孔时,随着钻头的下探,隔屑软管亦被压缩,从而保持钻头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空腔内工作,从而利用隔屑软管有效阻挡金属屑朝操作人员方向飞溅,当钻头向上退刀的时候,伸缩弹簧能够通过弹性恢复,而将被压缩的隔屑软管伸展开,使隔屑软管持续的罩在钻头的外部,以减少金属屑朝操作人员方向飞溅。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弹簧的下端设置有当伸缩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与钻头下端部齐平的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头与钢铁板材相抵的同时,橡胶圈也与钢铁板材相抵,避免在刚开始钻削钢铁板材的时候,隔屑软管位于弹簧底端处与钢铁板材之间产生间隙,以减少金属屑从隔屑软管下端处的飞溅。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圈内同轴嵌设有环形的磁性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橡胶圈与钢铁板材相抵时,磁性圈与钢铁板材磁性相吸,从而提高伸缩弹簧和隔屑软管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圈内同轴设置有位于磁性圈远离伸缩弹簧方向一侧的变形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磁性圈与钢铁板材相吸的时候,变形空腔位于磁性圈和钢铁板材之间,从而将橡胶圈位于变形空腔处挤压变形,使橡胶圈更好的贴合钢铁板材。
进一步地,所述隔屑软管的管壁贯穿设置有吸气孔,所述吸气孔连通有用于吸附钻头处金属屑的负压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钻头在钻削的时候,钻出的金属屑被负压源吸走,能够有效减少钻头处金属屑的堆积,此外,伸缩弹簧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小隔屑软管在负压状态下的空瘪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源与隔屑软管之间连通有吸气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隔屑软管在向下移动的时候,吸气软管可以随隔屑软管一起移动,从而尽量减小隔屑软管的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隔屑软管的管壁且靠近橡胶圈处设置有进气微孔,所述隔屑软管的管壁位于进气微孔处覆盖进气微孔设置有防屑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负压源在吸气的时候,外部的气体可以通过进气微孔进入隔屑软管内,使进气微孔和吸气孔之间形成稳定的气流通路,使飞溅的金属屑有序的进入吸气孔内,防屑网能够有效隔离金属屑,防止金属屑从进气微孔处溅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伺服转动头上设置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上同轴套设的隔屑软管,以及伸缩弹簧底壁橡胶圈的设置,使钻头处处于密封的状态,以阻隔金属屑的飞溅,从而有效减少金属屑向操作人员方向飞溅;
2、通过在橡胶圈内同轴嵌设有磁性圈,从而使磁性圈与钢铁板材之间磁性相吸,提高伸缩弹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钻机;11、下压手柄;12、电磁构件;13、伺服转动头;2、钻头;3、伸缩弹簧;31、隔屑软管;311、吸气孔;312、进气微孔;313、防屑网;32、橡胶圈;321、磁性圈;322、变形空腔;4、吸气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苏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苏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4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加工中心防护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降低灰尘的环保型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