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9930.2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6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乔瑞平;陈亚利;言海燕;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永清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C02F101/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马强,蒋尊龙 |
地址: | 41033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畜禽 养殖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组合工艺处理系统,属于环境工程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养猪第一大国,世界上1/2的存栏猪在中国饲养。中国人口众多,猪肉消耗量大。生猪养殖在我国是一个支柱产业,生猪的产值达到1万个亿,占了农业总产值的11.6%。2011年,中国生猪平均存栏量4.68亿头(其中年底母猪存栏量4929万头),总出栏量6.62亿头,出栏率141%。猪肉产量达5053.1万t,占肉类总产量的85.9%。养猪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据统计,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年粪便产生量多达25亿吨,粪便进入水体流失率高达25%-30%,CODCr的排放量达9370万吨,养殖废水排放量超过100多亿吨,远远超过中国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的排放量总和。据相关文献报道,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曾对全国23个省(区)、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状况抽样调查表明,全国畜禽粪便及污水产生量超过200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畜禽粪便CODCr达9370万吨,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CODCr排放量之和。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养猪场粪水由畜禽尿液、粪便、饲料残渣和大量冲洗水组成,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CODCr、BOD5值高,NH3-N浓度高,颜色深、臭味浓,污染负荷高。高浓度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地表水、地下水质不断恶化,从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制约了规模化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因此,未经严格处理,不可以直接外排。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目前已引起养殖场业主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及选用经济、高效的处理技术已刻不容缓。随着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日益更新,高浓度养殖废水如何达到标准排放问题更加突出。《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14年二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将废水排放标准将提升到CODCr 150mg/L,氨氮40mg/L,总氮70mg/L以及总磷5mg/L,而规模化养猪场现有废水处理工艺难以使废水达标排放,急需开发先进的高效低耗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设施。因此,急需对现有工艺和装置进行提标改造,以减少养殖场处理尾水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对养殖废水的处理大致有三种,即还田利用、自然处理及工业化处理模式。我国关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研究开展较晚,而且这些研究比较零星,缺乏系统可操作性。
畜禽养殖废水还田是传统有效的处置方法,但其存在的问题一是需要大量土地;二是雨季及非用肥季节必须考虑粪便污水或沼液的出路;三是存在着传播畜禽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危险;四是不合理的施用方式或连续过量施用会导致NOx-N、P及重金属沉积,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源之一;五是恶臭以及降解过程所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释放对大气环境构成污染威胁。故还田利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废水不能达标排放。
自然处理模式也存在土地占用量较大,处理效果易受季节温度变化影响的缺点,且建于地下的厌氧系统出泥困难、维修不便,还有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所以其应用受到限制,处理效果不佳,废水不能达标排放。
工业化处理模式包括生物和化学方法,主要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工艺,从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发现,处理效果均不佳,尤其对氨氮的去除,远远达不到排放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于消纳或处理粪便污水的土地将越来越少,加之还田模式与自然处理模式均带来二次污染,而在已开发的处理工艺中,氨氮与总氮去除率都不高,远未达到排放标准,使污水不能实现达标排放。因此,寻求废水的达标排放,尤其是氨氮达标排放的处理方法已迫在眉睫。
目前畜禽养殖废水国内所用的处理模式主要还是工业化模式,其工艺流程大致相同,即固液分离-厌氧消化-好氧处理。
⑴固液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永清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永清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9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能耗、无值守、模块式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