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362.5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3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赵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文盛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条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切粒机。
背景技术
切粒是塑料造粒生产工艺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一般就是将塑料线条切成颗粒状,而切粒机是目前切粒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设备。
公开号为CN20160423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粒机料条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包括一个以上沿料条的进料方向设置在切粒机的进料口外侧以引导料条进入进料口的导向辊,导向辊通过固定于切粒机的支撑架设置于切粒机的进料口外侧。上述的切粒机料条导向装置,导向辊能够在料条进入切粒机进料口之前对料条进行导向,使得料条稳定地进入到切粒机中进行切粒,从而提高料粒的质量,并避免由于料条不稳定而造成缠刀。
但是切料机在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会因一时疏忽或对操作规程不熟悉而将手伸入导向辊附近进行操作,导致工作人员的手部容易被移动的料条或导向辊卷入进料口,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因此现有的切粒机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粒机,当工作人员将手靠近导向辊附近时,能够自动停止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切粒机,包括机架、开设于所述机架上的进料口和设置于进料口外侧的导向辊,所述机架上位于进料口一侧的侧面朝着靠近导向辊的方向水平延伸有支板,所述支板的板面贴合于机架的侧面,所述支板位于导向辊的上方,所述支板上靠近导向辊的板面并于靠近其端部的位置设有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人体红外辐射以输出人体检测信号的人体检测单元,所述人体检测单元上耦接有用于接收人体检测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上耦接有响应于控制信号的执行单元;
当人体检测单元检测到支板的板面附近存在人体红外辐射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执行单元工作,以切断切粒机的供电回路。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支板上的人体检测单元监测是否存在人体红外辐射,能够有效判断是否有人将手靠近导向辊及进料口,若检测到了人体红外辐射,则执行单元能够及时切断切粒机,避免造成人身伤害,提高了安全性;支板能够将人体检测单元延伸至最佳检测位置,进而提升了人体检测的准确度。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上还耦接有响应于控制信号以使执行单元保持工作状态的自锁单元。
采用上述方案,自锁单元能够在执行单元动作后使其保持在该状态,从而使切粒机保持在停机状态,直至安全隐患被消除,增加了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上还耦接有用于切断控制单元以解除自锁单元自锁状态的复位部。
采用上述方案,复位部使得工作人员在确认安全隐患被排除后,能够快速切断自锁单元,以解除切粒机的停机状态,使得切粒机能够被正常启动。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还耦接有响应于控制信号以提示执行单元是否处于工作状态的警示单元。
采用上述方案,警示单元能够在切粒机被执行单元切断后及时进行警示,以提醒工作人员,更加人性化。
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支板的侧面还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于靠近导向辊的侧面开设有供支板水平插接的插槽。
采用上述方案,安装座为支板提供了安装空间,插槽与支板之间的插接配合能够实现支板的拆装,方便对人体检测单元进行维修与更换,也便于进料口的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上远离机架的侧面开设有连通于插槽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抵接于支板的螺杆。
采用上述方案,螺杆在螺纹孔内的周向转动能够转变为轴向移动,通过拧紧螺杆,能够将螺杆的端部紧紧压合于支板的板面,从而将支板牢牢锁定在插槽内;通过拧松螺杆,能够驱使螺杆的端部离开支板的板面,进而解除支板的锁定,使得支板能够在插槽内进行插拔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螺杆远离插槽的一端设有握持件。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螺杆更加容易被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插槽内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呈相对设置的发射模块与接收模块,所述发射模块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发射模块所发出的红外线并根据是否接收到红外线而输出相应的红外线检测信号,所述接收模块上耦接有响应于红外线检测信号的执行模块;
当支板插入到插槽内以隔断由发射模块所发出的红外线,所述执行模块控制切粒机能够被启动;反之,切粒机无法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文盛印刷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文盛印刷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3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