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裂混砂装置及应用其的混砂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234.0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7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肖冰;缪雄辉;边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石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裂混砂 装置 应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裂混砂装置及应用其的混砂设备。
背景技术
油、气井在试油或生产过程中,由于近井地带有污染或地层原始渗透率低的原因会造成油、气井的产量较低,而此问题可以通过压裂技术来解决。
压裂技术是指采油或采气过程中,利用液体压力作用,使油、气的储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其具体操作是采用高压大排量的泵,利用液体传压的原理,将具有一定粘度的压裂液,以大于储层的吸收能力的压力向储层注入,并使井筒内压力逐渐升高,从而在井底憋起高压,当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的抗张强度时,便在井底附近地层产生裂缝,继续注入压裂液,裂缝向前延伸并填以压裂液,关井后压裂液存在于裂缝中,从而在井底附近地层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高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使井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其中,压裂液由作为溶剂的基液(例如:液态二氧化碳或液态丙烷)和作为溶质的固体颗粒(例如:石英砂)混配而成。
目前,压裂混砂装置能够用于混配固、液原料使其成为压裂液;具体地,现有技术中的压裂混砂装置主要包括:固体输送装置和与其导通的压力容器,该压力容器上设有基液导入口和固液导出口。使用时,先通过固体输送装置向压力容器内加入砂子,加砂完毕后,再将压力容器的基液导入口与基液存储设备连接、固液导出口与压裂泵送设备连接,以使基液存储设备、压力容器和压裂泵送设备形成连通的密闭空间,然后向压力容器内缓慢充装基液,当压力容器内砂子的温度和压力达到施工作业要求时,关闭基液导入口阀门、停止充装,最后基液在压力容器内与砂子混合后由固液导出口排出,进入压裂泵送设备。
然而,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发现,由于在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始终保证压力容器为高压密闭空间,以有效储存由液态二氧化碳或液态丙烷作为基液的压裂液,因此现有的压裂混砂装置通常是定量先加砂后再憋压,定量的砂用完后,停工加砂再憋压后才能施工,从而导致现有的压裂混砂装置无法连续施工,也只能满足小型施工作业,无法应用于大型施工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裂混砂装置及应用其的混砂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裂混砂装置无法满足大型连续施工作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裂混砂装置,包括:压力储存罐,所述压力储存罐分为主压力储存室和副压力储存室,所述主压力储存室和所述副压力储存室之间通过储存室阀门连通;所述副压力储存室设置有注压口阀门和上料口阀门,所述主压力储存室设置有压裂液出口阀门。
其中,所述副压力储存室还设置有放压口阀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裂混砂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裂混砂装置中,由于设置有由储存室阀门连通的主压力储存室和副压力储存室构成的压力储存罐,且副压力储存室设置有注压口阀门和上料口阀门、主压力储存室设置有压裂液出口阀门,因此使用时可以:关闭储存室阀门、注压口阀门和压裂液出口阀门,并开启上料口阀门;固体颗粒经上料口阀门进入副压力储存室内;待固体颗粒输送完毕后,关闭上料口阀门;开启注压口阀门,基液经注压口阀门进入副压力储存室内;待基液注入完毕后,关闭注压口阀门;开启储存室阀门,固体颗粒和基液经储存室阀门由副压力储存室进入主压力储存室后,关闭储存室阀门,固体颗粒和基液在主压力储存室内混合形成压裂液;开启压裂液出口阀门,压裂液经压裂液出口阀门由主压力储存室输送至泵送系统;需要加砂时,开启上料口阀门,固体颗粒经上料口阀门进入副压力储存室内;待固体颗粒输送完毕后,关闭上料口阀门;开启注压口阀门,基液经注压口阀门进入副压力储存室内;待基液注入完毕后,关闭注压口阀门;开启储存室阀门,固体颗粒和基液经储存室阀门由副压力储存室进入主压力储存室后,关闭储存室阀门,固体颗粒和基液在主压力储存室内混合形成压裂液,压裂液经压裂液出口阀门由主压力储存室输送至泵送系统。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裂混砂装置能够在使用和加砂过程中,始终保证主压力储存室处于高压密封状态,从而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实现连续加砂,进而能够满足大型连续施工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裂混砂装置,包括:主压力储存罐和副压力储存罐,所述主压力储存罐和所述副压力储存罐之间通过储存罐阀门连通;所述副压力储存罐设置有注压口阀门和上料口阀门,所述主压力储存罐设置有压裂液出口阀门。
其中,所述副压力储存罐还设置有放压口阀门。
具体地,所述注压口阀门连通有液态二氧化碳罐车或液态丙烷罐车。
实际应用时,所述上料口阀门处连通有上料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石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石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