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冷凝预混锅炉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1446.5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3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华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冷凝 锅炉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冷凝预混锅炉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锅炉存在智能化程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冷凝预混锅炉监测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锅炉的智能化程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冷凝预混锅炉监测系统,包括锅炉本体、位于锅炉本体内的加热装置、从所述锅炉本体向外延伸的出水管路、入水管路、回水管路以及烟气管路;
还包括水温监测组件和水压监测组件;
所述水温监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管路的出水水温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回水管路的回水水温传感器;
在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温度信号超过最高阈值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在所述回水水温传感器监测的温度信号低于最低阈值时,加热装置增大加热功率直至所述回水水温传感器监测的温度信号不低于最低阈值;
所述水压监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管路的出水水压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回水管路的回水水压传感器;
在所述出水水压传感器监测的压力信号低于最低阈值或者在所述回水水压传感器监测的压力信号低于最低阈值时,所述入水管路导通并向锅炉本体内输送原水。
另外,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烟气管路的烟温传感器;
在所述烟温传感器监测到的烟气温度信号超过最高阈值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在所述烟温传感器监测的烟气温度信号低于最低阈值时,所述加热装置增大加热功率直至所述烟温传感器监测的烟气温度信号不低于最低阈值。
另外,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还包括流量监测组件;
所述流量监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管路的出水流量计和设置于所述回水管路的回水流量计;
在所述出水流量计监测的流量信号低于最低阈值或者在所述回水流量计监测的流量信号低于最低阈值时,入水管路导通并向锅炉本体内输送原水。
另外,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还包括的超温保护组件;
所述超温保护组件包括设置于锅炉本体内部的超温保护传感器以及泄压阀;
在所述超温保护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信号高于最高阈值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以及所述泄压阀打开以排除锅炉本体内的高温蒸汽。
另外,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加热器以及水流管道;
所述水流管道的下方设置为入水口,所述水流管道的上方设置为出水口,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水流管道螺旋布置,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壳体上方,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回水管路导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路导通;
所述回水管路中的回水从所述水流管道的入水口流入,并沿所述水流管道螺旋上升,经所述加热器加热后由所述出水口排出至所述出水管路。
另外,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加热器连接有燃气空气预混装置;所述燃气空气预混装置包括燃气管道、空气管道、以及混合管道;所述燃气管道和所述空气管道分别与所述混合管道连通。
另外,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内腔连通的冷凝水排出管道。
另外,技术方案8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冷凝水排出管道具有顺次连通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
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形成开口朝下的U形结构,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形成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华,未经李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1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木修剪刀
- 下一篇:便于修剪造型的植株定型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