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填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1282.6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石国民;吴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融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6 | 分类号: | C02F3/06;C0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14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污水处理填料。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已从原始的自然处理、简单的一级处理发展到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深度处理污水,并回收利用。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法在污水处理中被普遍使用,生产接触氧化法的核心技术在于生物膜的载体-填料。
现有的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填料有蜂窝状填料、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立体填料、多孔旋转型悬浮填料、螺旋网状填料等,其在运行过程中易结团,填料中的空隙容易堵塞,生物膜附着性差,通气、过水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污水处理填料,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良好挂膜性、通气性和过水性,不易阻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污水处理填料,其结构包括固定件和在固定件上从上至下依次均匀排列的填料单元,其中填料单元包括支撑件和填料件,支撑件为长方体形的多孔悬浮体,多孔悬浮体的六个面均为弧形凹面,多孔悬浮体相对的两个弧形凹面的中心点连线与水平线平行且经过固定件,多孔悬浮体中部对称地设有两根交叉的伞状杆,两根伞状杆的中心都在多孔悬浮体内部与固定件连接,伞状杆的长度大于多孔悬浮体的边长,填料件包括设置在多孔悬浮体内部的蜂窝球及挂设在伞状杆两端上的螺旋弹簧状的纤维束,相邻的螺旋弹簧状的纤维束之间的间距1.5mm。
优选的,所述的两根交叉的伞状杆之间的夹角为15~45°。
优选的,所述的多孔悬浮体为正方体形。
优选的,所述的多孔悬浮体的弧形凹面向内弯曲21°~25°,弧形凹面的弧长为11~13cm。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件表面设活性炭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有效,支撑件为六个面都为弧形凹面的长方体形多孔悬浮体,其中部的伞状交叉设置的两根支杆具有良好的切割气泡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膜固着性能,填料均匀分布,悬浮体内蜂窝球具有很好的不受絮流干扰能力,螺旋弹簧状的纤维束结合两根交叉设置的伞状杆,比表面积大,二者结合能够使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高效处理,实现更高效的处理效果,弧形凹面的长方体形多孔悬浮体结合伞状杆在运行过程中不结团、不堵塞,始终具有理想的空隙率,弧形设计使填料不能紧密贴合,在填料间的相邻面形成水流通道,增大了填料空隙率,改善因填料堆积过密造成的水流短路,同时增大填料与水接触面积,具有良好的通气、过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的1是固定件、2是多孔悬浮体、2.1是弧形凹面、2.2是伞状杆、2.3是蜂窝球、3是纤维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污水处理填料,其结构包括固定件1和在固定件1上从上至下依次均匀排列的填料单元,其中填料单元包括支撑件和填料件,支撑件为长方体形的多孔悬浮体2,多孔悬浮体2的六个面均为弧形凹面2.1,多孔悬浮体2相对的两个弧形凹面2.1的中心点连线与水平线平行且经过固定件1,多孔悬浮体2中部对称地设有两根交叉的伞状杆2.2,两根伞状杆2.2的中心都在多孔悬浮体2内部与固定件1连接,伞状杆2.2的长度大于多孔悬浮体2的边长,填料件包括设置在多孔悬浮体2内部的蜂窝球2.3及挂设在伞状杆2.2两端上的螺旋弹簧状的纤维束3,相邻的螺旋弹簧状的纤维束3之间的间距1.5mm。
所述的两根交叉的伞状杆2.2之间的夹角为15~45°。
所述的多孔悬浮体2可为正方体形。
所述的多孔悬浮体2的弧形凹面2.1向内弯曲21°~25°,弧形凹面2.1的弧长为11~13cm。
所述的支撑件、填料件的材料为轻质防腐材料。
所述的支撑件表面设活性炭涂层,可增强疏水特性,使填料易于挂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融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融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1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