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砂带机的自动调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0000.0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5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坡;李鹏贞;张晨;王文江;岳昌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18 | 分类号: | B24B2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许延丽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砂带机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前处理装置,更具体讲涉及一种适用于砂带机的自动调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我国金属制品行业中的线材前处理很多要用到砂带机除锈。在砂带机工作过程中,环形砂带在辊子表面高速旋转抛光打磨钢丝表面,一旦砂带跑偏,轻则砂带断裂,重则砂带边缘会损坏机械零件,因此如何防止砂带跑偏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砂带机采用手动调偏,但是此方法需要停机调试,且容易受到砂带制造的圆度,线材的直线度等因素影响,需要反复调整,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砂带机的自动调偏装置。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消除砂带跑偏的影响因素,在工作过程中实时检测环形砂带圈运行状态、并自动控制调偏辊角度,而且不受砂带制造的圆度、线材的直线度影响,使高速旋转的环形砂带圈始终处于工作位置,避免了因砂带跑偏而造成砂带与机械零件的损坏,从而提高砂带和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此外,利用本实用新型代替了传统的手动调偏,大大减少了停机次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砂带机的自动调偏装置包括与砂带机的传动机构相连接的回转盘,以悬臂方式安装在回转盘穿装孔Ⅰ中的调偏辊,安装在回转盘另一端面上、且具有T型夹腔的支座,嵌装在支座T型夹腔内的丝杠固定座,贯穿于所述丝杠固定座、且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接、而另一端通过丝杠活动座与滑动轴承座相结合的滚珠丝杠;所述滑动轴承座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内嵌丝杠活动座的凹槽,另一端开设有与回转盘穿装孔Ⅰ共轴线的穿装孔Ⅱ,所述调偏辊的轴头段依次从穿装孔Ⅰ和穿装孔Ⅱ中贯穿;所述滑动轴承座的外表面与设置在T型夹腔大头腔内的滑轨以滑动方式相配合;所述滚珠丝杠与丝杠固定座通过轴承连接、与丝杠活动座之间通过丝扣方式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偏辊的轴头段通过第一球面轴承穿装在回转盘的穿装孔Ⅰ中(第一球面轴承与回转盘之间通过通过螺栓连接),通过第二球面轴承穿装在滑动轴承座的穿装孔Ⅱ中;在所述回转盘穿装孔Ⅰ的孔表面开设有用于卡放防尘毡圈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偏辊的辊体段外表面为中间高两边低的腰鼓形结构(防止在砂带机工作过程中环形砂带圈跑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座通过封堵在T型夹腔腔底的连接端板和螺钉Ⅳ安装在回转盘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座的T型夹腔是由两个左右对称的拐尺状侧板垂直安装在回转盘端面上形成的,其中T型夹腔的大头腔与所述穿装孔Ⅱ位置对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通过螺钉Ⅰ安装在支座T型夹腔小头腔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丝杠固定座通过螺钉Ⅱ安装在支座T型夹腔内的中横板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丝杠活动座通过螺钉Ⅲ嵌装在滑动轴承座的凹槽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调偏辊、支座、电机、滚珠丝杠和滑动轴承座等零部件作为一个整体固定在回转盘上、并随回转盘一起旋转,电机和滚珠丝杠的回转运动转化为滑动轴承座的直线运动,滑动轴承座的直线运动又可带动调偏辊摆动,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可以调整调偏辊的上下摆动方向;而且,还可以通过加装传感器在砂带机的工作过程中来实时检测环形砂带圈运行状态,检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后自动控制电机的正反转,这样便可以根据实时需要自动调整调偏辊的上下摆动方向,使高速旋转的环形砂带圈始终处于工作位置,避免环形砂带圈跑偏造成环形砂带圈与机械零件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消除砂带跑偏的影响因素,在工作过程中实时检测环形砂带圈运行状态、并自动控制调偏辊角度,而且不受砂带制造的圆度、线材的直线度影响,使高速旋转的环形砂带圈始终处于工作位置,避免了因砂带跑偏而造成砂带与机械零件的损坏,从而提高砂带和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此外,利用本实用新型代替了传统的手动调偏,大大减少了停机次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0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槽式分体快换抛光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家具板材边端毛刺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