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心率检测和数据上传功能的听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2919.5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4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文晓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A61B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率 检测 数据 上传 功能 听诊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听诊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带心率检测和数据上传功能的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医疗领域很重要的仪器,它可以听到人体内心脏和肺部等器官的声音,目的就是检查体内的正常人体机理有没有病症。
现在很多的听诊器只能诊听人体内的器官声音,而检查患者的心脏就需要很多方面的检测,相应的器械也很容易发生混乱,也不便于在使用听诊器时拿取检测设备,如果要是检测患者的心率的话,那就要使用心率测试仪或者其他的设备进行检测,不能在听诊器听取患者体内声音的同时得出患者的心率,有的时候医院的患者较多,时间也比较紧迫,二者需在不同的时段进行,而且要想快速得出结果,还需要增加人力,所以听诊器和心率检测设备不能快速地得出结果,很费时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带心率检测和数据上传功能的听诊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心率检测和数据上传功能的听诊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心率检测和数据上传功能的听诊器,包括胸件和光电传感器,所述胸件上设有听管的一端,所述听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听诊头,所述听管上套接有橡胶小环,所述橡胶小环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两个硬质铁丝的一端,所述硬质铁丝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橡胶大环的内侧壁上,所述橡胶大环的外壁底端开设有“T”形腔,所述“T”形腔的左右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球体,所述“T”形腔内设有短杆,所述短杆的顶端侧壁设有两个圆槽,所述圆槽与固定球体配合使用,所述短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内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发送器、接收器和存储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为可伸缩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短杆的直径小于“T”形腔开口处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听管上安装光电传感器,这样就可以在检查患者心脏跳动时,使光电传感器支撑在听管上,不容易与其他的器械相混乱,也便于拿取光电传感器直接测出心率,在医院人员较多时,就可以省去很多步骤,还省去了多余的人力,医务人员只要一只手握住胸件,另一只手拿住光电传感器对准患者的血管,就可以同时得到两者的结果,血管的的收缩频率就是心率,而且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调整光电传感器的位置,同时听诊器与光电传感器也不会相互影响检测效果,而在使用完听诊器后,可将光电传感器卸下,不占用太多空间,使用起来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小环和橡胶大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T”形腔内部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传感器电路示意图。
图中:1、胸件,2、听管,3、听诊头,4、橡胶小环,5、硬质铁丝,6、橡胶大环,61、“T”形腔,7、光电传感器,8、连接杆,9、短杆,91、圆槽,10、弹簧,11、固定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未经徐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29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内科检查用听诊器
- 下一篇: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听诊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