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料带拉伸机的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9560.6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6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陈杰;张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骏旗机械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6 | 分类号: | B29C35/06;B29L29/00;B29K2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料 拉伸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料带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料带拉伸机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生料带化学名称是聚四氟乙烯,是管道安装中常用的一种辅助用品,用于管件连接处,广泛用于消防、造船、天然气、自来水、油管等工业民用管路螺纹密封与锁固,生料带是一种新颖理想的密封材料,由于其无毒、无味、优良的密封性、绝缘性、耐腐性,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天然气、化工、电子工程等领域,生料带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聚四氟乙烯薄膜的拉伸、分切等工序,最后需要通过复卷机对一整卷生料带进行复卷,将生料带复卷到塑料卷芯轮上从而得到成品,例如专利号为201020300362.X的专利,包括机架和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的辊轴,辊轴上套装有轴壳,拉伸机通过安装在机架上的六根辊轴传动半成品原料带,各辊轴之间通过齿轮啮合或者链条传动,虽然收料轴总成采用摩擦阻尼驱动,可以避免拉断原料,但是加热盘的加热效率低,不能均匀的受热,导致生料带在生产过程中受热不均匀,影响生料带复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料带拉伸机的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料带拉伸机的加热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腔底端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右侧安装有加热风机,所述加热装置的顶端安装有输送管道,所述加热风机通过第一管道与输送管道相连,所述输送管道的右侧安装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加热盘,所述第一加热盘通过支撑杆与机体相连,所述输送管道的左侧安装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左侧安装有第二加热盘,所述第二加热盘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第一加热盘和第二加热盘的内腔均安装有传递管,所述传递管的外壁上设有通孔,所述传递管的内侧安装有加热盘内筒。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左侧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安装有清洁毡,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安装有储存装置,所述储存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储存盒,所述储存盒的底端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滑槽配合相连。
优选的,所述机体与支撑板的连接处安装有加固块。
优选的,所述储存盒的右侧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机体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加固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生料带拉伸机的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可以产生热量,通过输送管道可以把热量输送到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内,进而热量输送到第一加热盘和第二加热盘内的传递管内,通过传递管上的通孔可以把热量均匀的分散到第一加热盘和第二加热盘的内部进行加热,通过加热风机可以产生热风,通过第一管道可以把热风输送到输送管管内,可以加快加热装置产生热量的输送速度,可以使第一加热盘和第二加热盘更迅速均匀的受热,加快了加热的效率,可以均匀的受热,使生料带在生产过程中受热均匀,保证了生料带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热盘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第一管道,3、第二加固块,4、储存装置,401、支撑板,402、滑槽,403、储存盒,404、滑杆,405、加固块,406、把手,5、支撑杆,6、第一输送管,7、固定板,8、清洁毡,9、支撑架,10、输送管道,11、第二输送管,12、第一加热盘,13、传递管,14、通孔,15、加热盘内筒,16、加热装置,17、加热风机,18、第二加热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骏旗机械工贸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骏旗机械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95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持装置和包括该夹持装置的电池模块
- 下一篇:电池模块和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