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拉机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6320.0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熊长林;田瑜;何代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9/38 | 分类号: | F41A9/38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拉机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枪械拉机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的拉机柄。
背景技术
现有枪械装填拉机柄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固定式装填拉机柄、分离式装填拉机柄两种,在枪射击过程中固定式装填拉机柄随枪机往复运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但固定式装填拉机柄在随枪机往复运动过程中存在机匣的密封性和强度差、射击瞄准以及携行时的人机工效差,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等问题。分离式装填拉柄在完成第一发子弹装填后,会停留在弹匣前方,不随枪机作往复运动,机匣的密封性和强度好,但存在结构复杂、拉机柄在弹匣前方停留不可靠、携行时拉机柄存在钩挂、人机功效差等问题,因此现有的枪械装填拉机柄结构均存在安全和人机功效差的问题,不能满足现阶段作战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装填拉机柄停留不可靠,存在安全隐患及携行时钩挂、人机功效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折叠式拉机柄,通过在拉机柄扣上设置弯钩,使拉机柄在不受力时,弯钩钩挂在机匣前端,防止在射击时枪机带动拉机柄向后运动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在携带的时候拉机柄杆可以通过折叠紧贴枪身,避免了不必要的挂钩,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叠式拉机柄,包括拉机柄本体、拉机柄杆、拉机柄扣和拉机柄簧,所述拉机柄本体的一侧铆接拉机柄杆,拉机柄本体上铆接点下方开设有盲孔,拉机柄簧置于该盲孔内,所述拉机柄杆靠近铆接点的一端设置有内凹圆弧面和外凸圆弧面;拉机柄本体的另一侧铆接拉机柄扣,拉机柄扣置于拉机柄杆和拉机柄簧之间,拉机柄扣的前端为弯钩,尾端的一面与拉机柄杆的内凹圆弧面配合,另一面始终与拉机柄簧顶部抵接;当拉机柄杆不受外力时,拉机柄簧向上顶住拉机柄扣尾端,拉机柄扣的尾端置于拉机柄杆内凹圆弧面内,拉机柄扣的前端扣住机匣,防止随枪机一起运动;当向后扳动拉机柄杆,拉机柄杆旋转一定角度后,拉机柄杆的外凸圆弧面向下压拉机柄扣尾端,拉机柄扣前端脱离机匣端面向后运动,推动枪机装填子弹。
优选的,所述的拉机柄杆内凹圆弧面设置两个,第一内凹圆弧面用于拉机柄静止时固定拉机柄扣尾端,使拉机柄扣前端扣住机匣,第二内凹圆弧面用于拉机柄受力向后运动并回位时固定拉机柄扣尾端,使拉机柄扣前端自动扣住机匣。设置两个内凹圆弧面能确保拉机柄在静止和运动中都能安全的将拉机柄扣扣在机匣前端,实现自锁功能,防止射击时拉机柄窜动。
优选的,所述拉机柄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支耳,第一安装支耳相对于机匣中心线对称布置,与第一安装支耳背离的位置向下延伸一凸台,所述盲孔开设在凸台内,所述拉机柄杆置于对称布置的第一安装支耳之间并通过第一安装支耳与拉机柄本体铆接;拉机柄本体的另一侧靠近机匣前端设置第二安装支耳,第二安装支耳相对于机匣中心线对称布置,拉机柄扣置于对称布置的第二安装支耳之间并通过第二安装支耳与拉机柄本体铆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当拉机柄杆不受力时,通过拉机柄簧将拉机柄扣尾端固定在拉机柄杆的第一内凹圆弧面内,拉机柄扣前端扣在机匣前端面上,有效的防止拉机柄随枪机一起运动,消除拉机柄停留不可靠的安全隐患。
当拉机柄杆受力向后旋转,带动拉机柄向后运动并回位过程中通过第二内凹圆弧面能自动将拉机柄扣扣在机匣前端,实现自锁功能,防止射击时拉机柄窜动。
该结构在携带时可以将拉机柄杆折叠紧贴枪身,避免了不必要的钩挂,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受力运动并回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受力脱离机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拉机柄本体; 2、拉机柄杆; 3、拉机柄扣; 4、拉机柄簧;
5、机匣 6、枪机; 11、盲孔; 12、第一安装支耳;
13、第二安装支耳; 14、凸台; 21、内凹圆弧面; 22、外凸圆弧面;
211、第一内凹圆弧面; 212、第二内凹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6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