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5064.3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3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黄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宝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87 | 分类号: | F16F1/387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车架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衬套。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副车架衬套由金属内套、外套以及连接内外套的橡胶体组成。在不改变其他方向刚度的前提下,为提高径向刚度,在内、外套间增设整圈的中套加强板。硫化后因橡胶体自然冷却收缩,为消除应力,提高衬套耐久性能,在衬套硫化成型后采用外套缩径、内套扩孔的工艺。为加大副车架衬套与汽车车身支架的咬合面积,内套通常采用上、下两端平面直径大于内套本身的工字型结构。该结构内套加工难度大,价格成本高;硫化时内套的加料速度慢,橡胶体和粘合剂的硫化速度不同步,易出现粘结失效、产品脱胶报废的情况。且加料辅助时间过长,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副车架衬套:在不改变其他方向刚度、减少后道扩孔的工序前提下提高径向刚度;采用常规直管形内套和铆接端盖,摒弃传统的加工难度大、价格成本高、加料辅助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工字型骨架,同时增加副车架衬套与汽车车身支架的装配面积和咬合力;以及预防副车架衬套在汽车车身支架中窜动和脱落的可能性,保证衬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中套加强板、外套、橡胶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的外套套设在内套的外部,所述的中套加强板通过橡胶体设置在外套与内套之间,所述的橡胶体填充在内套和外套之间,所述的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固定铆接在内套的上端侧和下端侧位置,上端盖和下端盖的外部直径大于内套的外部直径,所述的上端盖和下端盖的外端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梯形滚齿,所述的上端盖外侧部设置有两个台阶,所述的下端盖设置有一个台阶,所述的中套加强板的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轴向的加强筋。
所述的中套加强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U型槽,两端的U型槽成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的U型槽与加强筋也相互交错设置。
所述的中套加强板一端的U型槽的数量分别为2个。
所述的内套、中套加强板和外套依次通过橡胶体硫化成为一体。
所述的外套的中部外圆面上设有一圈内凹的凸台。
所述的外套的末端设置有封盖。
所述的端盖一端的梯形滚齿的齿数为12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套、外套间设有中套加强板,在不改变其他方向刚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径向刚度。而中套加强板上下两端各设有两个U形槽,衬套在工作过程中受外界载荷作用下橡胶分子间拉伸时,能有效消除应力,在减少后道扩孔工序的同时,提高衬套耐久性能;铆接于内套上、下两端的端盖,直径大于内套外径,端盖底平面各设有十二根梯形滚齿,加大了副车架衬套与汽车车身支架的装配面积和咬合力,增强了产品的稳定性;外套外圆设有一圈内凹的凸台,有效防止副车架衬套在汽车车身支架中窜动和脱落的可能性,保证衬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耐久性能高,生产工艺简单,加强了咬合力,不同窜动和脱落,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端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副车架衬套,包括内套1、中套加强板2、外套3、橡胶体4、上端盖5和下端盖10,外套3套设在内套1的外部,中套加强板2通过橡胶体4设置在外套3与内套1之间,橡胶体4填充在内套1和外套3之间,上端盖5和下端盖10分别固定铆接在内套1的上端侧和下端侧位置,上端盖5和下端盖10的外部直径大于内套的外部直径,上端盖5和下端盖 10的外端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梯形滚齿6,上端盖5外侧部设置有两个台阶,下端盖10设置有一个台阶,中套加强板2的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轴向的加强筋11。中套加强板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U型槽7,两端的U型槽7成相互交错设置,U型槽7与加强筋11也相互交错设置。中套加强板2一端的U型槽7的数量分别为2个。内套1、中套加强板2和外套3依次通过橡胶体硫化成为一体。外套3的中部外圆面上设有一圈内凹的凸台8。外套3的末端设置有封盖9。端盖5一端的梯形滚齿6的齿数为12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宝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宝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50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提高半枝莲光照利用率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绿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