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纤原料加工用开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4000.1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5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溪真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42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纤 原料 工用 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纤原料加工用开包机。
背景技术
家纺用的被芯、枕芯是经过对化纤原料的多工步加工而成的,初步的化纤原料弹力不够,松散度不够,并且化纤原料的厚薄度不均匀,因此,想要获得较好的家纺被芯就需要对化纤原料进行多次的加工才能达到目的,在化纤原料的加工过程中,其中有一步骤为开包机,也就是对购买的成堆压实的化纤面料进行开包操作,使得化纤原料初步达到松散状态,开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更好、更便捷的实现开包操作,而且开包过程中如何实现等量下料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关键之一,实现等量下料能够保证接下来的工序更加有序的进行,并且不会对后续的操作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化纤原料加工用开包机,该开包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上料送料方便,原料打散均匀,能够实现等量下料,操作有序,实用性强,效率高,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化纤原料加工用开包机,包括进料架、开包架以及设于所述开包架上的控制系统,所述进料架上设置进料皮帘,所述开包架由传送仓、开包仓以及等量自动下料仓组成,所述传送仓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皮帘连接,在所述传送仓内设有上料斜帘,所述上料斜帘上设置钉链,在所述开包仓内设置开包打散机构,所述等量自动下料仓包括固定料仓和锥形开合式料仓。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开合式料仓包括两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的开合料仓,两个所述开合料仓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自动打开和闭合操作。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开合料仓上设有铰接轴和连接臂,所述铰接轴连接在所述固定料仓与所述开合料仓之间,所述固定料仓上设置气缸,所述固定梁两端部均连接所述连接臂。
作为优选,在所述等量自动下料仓内设有重量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开包打散机构包括打散轴和动力机构一,在所述打散轴上设置一圈打散齿,所述打散齿与所述钉链上的钉条错开设置。
作为优选,在所述等量自动下料仓下方位置设有倾斜下料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上料斜帘通过动力机构二控制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在传送仓内设置上料斜帘,上料斜帘上还设置钉链,钉链的设置不仅可以实现较好的上料,而且通过钉链还能穿进化纤原料内部,对化纤原料进行初步的开包操作;
其次,本实用新型设置开包打散机构,通过开包打散机构的打散齿与钉链的钉条相结合的结构,实现化纤原料的开包操作,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打散效果好;
再次,本实用新型设置等量自动下料仓,通过自动化的等量信号感应操作,使得每次开包下料的化纤原料散料的重量相等,进而为后续工序的有序进行提供了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开包打散机构与上料斜帘的位置关系图。
其中:1-进料架,2-开包架,3-进料皮帘,4-传送仓,5-开包仓,6-等量自动下料仓,7-固定料仓,8-开合料仓,9-连接臂,10-固定梁,11-气缸,12-下料挡板,13-打散轴,14-打散齿,15-动力机构一,16-动力机构二,17-铰接轴,18-钉链,19-上料斜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1-5所示的一种化纤原料加工用开包机,包括进料架1、开包架2以及设于所述开包架2上的控制系统,所述进料架1上设置进料皮帘3,所述开包架2由传送仓4、开包仓5以及等量自动下料仓6组成,所述传送仓4的进料端与所述进料皮帘3连接,在所述传送仓4内设有上料斜帘19,所述上料斜帘19通过动力机构二16控制传动,所述上料斜帘19上设置钉链18,在所述开包仓5内设置开包打散机构,所述等量自动下料仓6包括固定料仓7和锥形开合式料仓,在所述等量自动下料仓6内设有重量传感器,在所述等量自动下料仓6下方位置设有倾斜下料挡板12,下料挡板12的设置使得开包后的棉料能够更有序的目的的下料,防止下料散开来,不好一起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溪真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郎溪真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4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钮扣电池的分合式手动打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改良型取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