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型引流管专用固定腹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3714.0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4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计顺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A61M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专用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T型引流管专用固定腹带。
背景技术
T型引流管主要应用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或胆道探查术后,在肝内外胆管切开处放置T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一端通向胆管,另一端通向体外,在体外连接引流袋,使胆汁引流出来。通过T管的引流,可以缓解胆道狭窄,梗阻等并发症,同时可以观察手术效果。T型引流管放置过久,有很多弊端,如每天丢失胆汁500ml,可引起电解质絮乱,造成逆行感染,给病人生活带来不便,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而早期抬高T型引流管,可缩短T型引流管引流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T型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包括:(1)常规引流护理,即术后T型管引流的第10-14天,如患者无发热、腹痛、腹胀,大便颜色正常、黄疸消退,胆汁引流量逐日减少(小于50mL/d),胆汁颜色正常(金黄色、澄清),进行夹管;(2)早期抬高引流护理,即在术后T型管引流的第7-8天,将T型管从床缘边抬高至床边输液架上,高度以胆总管切开水平线至抬高的引流管最高点为标准,一般20-30cm,抬高期间,如有胆汁引流到引流袋内,则提示下胆道欠通畅,需继续常规放置T型引流管,如24h后患者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现象,引流袋内无胆汁流出,则表示下胆道通畅,可夹管观察。
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引流管固定腹带,如中国专利2015202924377公开了一种手术后多功能医用腹带,包括腹带背部,腹带背部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松紧带各连接一腹带前部,两块腹带前部通过第一尼龙粘扣带连接,在腹带背部和两块腹带前部上均通过缝制多行多列缝线分隔成若干个方格,在每一块腹带前部上均通过连接扣连接一根连接带,连接带的另一端连接引流管放置袋,引流管放置袋的上部开口、下部闭合,在引流管放置袋的下部中间处放置阀门进出口,该腹带束腹效果好,松紧度随意调节,对腹部起支撑、塑形作用。中国专利2014204748267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腹带,包括固定腹带和固定带,所述固定腹带包括1块腹带背侧片和2块腹带腹侧片,所述腹带腹侧片通过至少2根相互间隔的松紧带连接于腹带背侧片的两侧,使得引流管能从松紧带间隙穿出,所述腹带腹侧片的外侧通过连接端搭配形成环状,所述固定带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定腹带上,所述固定带下端设有挂钩。上述固定腹带均能有效将引流管固定,然而对于T型引流管,上述技术方案主要用于保护伤口,导管固定作用欠缺,且不利于T型引流管抬高时的引流畅通及固定,不利于病人出院后的自我管理。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有必要设计一种针对T型引流管专用的固定器腹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型引流管专用固定腹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T型引流管专用固定腹带,包括腹带本体及分别位于腹带本体两侧的粘结端(1)和固定端(2),所述固定端(2)包括上固定端(3)及下固定端(4),所述上固定端(3)和下固定端(4)横向设置且上固定端(3)和下固定端(4)之间形成穿管口(5);所述上固定端(3)的表面设有上弹力绷带(6),所述下固定端(4)的表面设有下弹力绷带(7),所述弹力绷带为条形,弹力绷带的一端与固定端(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魔术扣与腹带本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上弹力绷带(6)的表面设有上T管固定搭扣(8),所述下弹力绷带(7)的表面设有下T管固定搭扣(9),所述T管固定搭扣为条形,T管固定搭扣的一端与弹力绷带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魔术扣与弹力绷带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所述T管固定搭扣的长度小于弹力绷带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T管固定搭扣与弹力绷带的连接端分别对应于穿管口(5)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所述粘结端(1)和固定端(2)上设有魔术扣,所述腹带本体的两端通过魔术扣实现和围。
进一步,所述腹带本体由张力大、耐拉型棉布或防水布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上固定端(3)和下固定端(4)呈V型连接,且穿管口(5)设置在V型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端(3)和下固定端(4)呈横向的U型连接,且穿管口(5)设置在U型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3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1,1,3,3‑四氯丙烯的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医用棉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