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颌窦底粘膜穿孔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2846.1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2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林炳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炳泉 |
主分类号: | A61C19/04 | 分类号: | A61C19/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永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颌窦 粘膜 穿孔检测装置 液流通道 置液筒 推进器 气泡产生单元 本实用新型 防漏密封件 牙槽骨 开口 可拆卸连接 检测装置 开口内壁 开口外壁 口腔治疗 有效检测 穿孔 侧壁 连通 相抵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治疗上颌窦提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颌窦底粘膜穿孔检测装置。上颌窦底粘膜穿孔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应用于牙槽骨开口上,其包括推进器和液流通道,还包括防漏密封件和气泡产生单元,所述推进器包括置液筒,所述液流通道一端与推进器置液筒连接,另一端具有开口,所述防漏密封件置于液流通道开口外壁与牙槽骨开口内壁相抵接,所述置液筒侧壁开有第一接口,所述气泡产生单元与第一接口可拆卸连接,以通过置液筒与液流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上颌窦底粘膜穿孔检测装置可以有效检测出上颌窦粘膜穿孔,且具有提升上颌窦底粘膜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治疗上颌窦提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颌窦底粘膜穿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行上颌窦提升术引起的上颌窦穿孔为口腔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上颌窦穿孔会感染破坏根周骨质,若发现不及时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扼待开发一种可以在行上颌窦提升手术时用以检测上颌窦穿孔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颌窦底粘膜穿孔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上颌窦底粘膜穿孔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应用于牙槽骨开口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进器和液流通道,还包括防漏密封件和气泡产生单元,所述液流通道一端与推进器连接,另一端具有开口,所述防漏密封件置于液流通道开口外壁与牙槽骨开口内壁相抵接,所述推进器上设有接口,所述气泡产生单元与接口可拆卸连接,以通过推进器与液流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推进器包括置液筒、注射推杆和活塞,所述置液筒与液流通道连通,所述注射推杆一端活动置于置液筒内,所述活塞设置在置液筒和推杆之间。
进一步的,接口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设于置液筒侧壁。
进一步的,注射推杆为中空结构,一端与置液筒连通,所述第二接口设于注射推杆的另一端,并设有盖子。
进一步的,气泡产生单元包括输水管和盛液装置,所述输水管一端与所述置液筒侧壁第一接口连通另一端与盛液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防漏密封件包括套设在液流通道开口外壁的橡圈。
进一步的,液流通道开口外壁开有凹槽。
进一步的,防漏件包括嵌于所述凹槽内的弹性橡胶块,所述弹性橡胶块一端插接于凹槽,另一端具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与牙槽骨开口内壁相抵。
进一步的,液流通道包括水平段和与水平段连接成具有一定夹角的倾斜段,所述置液筒与液流通道的水平段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水平段与倾斜段的夹角为125°-140°。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颌窦底粘膜穿孔检测装置,使用时在推进器上抽取液体,将液流通道的与推进器旋接连通,开口插入骨洞底,通过推进器上的推杆加力将液体经推进器由液流通道注入上颌窦骨壁与粘膜间隙,捏鼻子鼓气,若有穿孔,气会推倒水往后退,流经气泡产生单元的输水管使得盛液容器上出现气泡,设置在液流通道开口上的防漏密封件防漏密封性好,有效防止漏水、漏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往牙槽骨开口注入液体时对牙槽骨上方的粘膜具有提升窦底粘膜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炳泉,未经林炳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2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智能牙刷
- 下一篇:一种牙科三用枪橡皮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