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炭两用的炭盘及使用该炭盘的烤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1206.9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2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敬辉;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海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使用 烤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气炭两用的炭盘及使用该炭盘的烤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烧烤炉包括木炭烧烤炉和燃气烧烤炉,烧烤炉各有特点,其烧烤出来的食物各具特色,但却各有不足。例如用木炭作为燃料的烧烤炉,手动让木炭点燃需要很多的条件,一般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去点燃烤炉。而燃气烧烤炉虽然使用比较方便,但在长时间使用的会花费很多的燃气,这时就不够木炭较为节省,且没有木炭烧烤所具有的特别风味。
为此,市面上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气炭两用烤炉,但是此类烤炉没有可以气炭两用的炭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气炭两用的炭盘及使用该炭盘的烤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炭两用的炭盘,包括呈方形的盘体,所述盘体的前后两端的边缘上分别设有折弯成型的挂钩块,所述盘体的底部内表面上冲压成型有至少一个朝上凸起的凸起部,并且每个凸起部在冲压成型后能够在盘体的底部外表面上分别形成相应的避位凹槽,所述凸起部的形状与烤炉的火排燃烧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盘体的底部除凸起部的位置以外其余部位均开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助燃孔。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炭盘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部设置成H形形状。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炭盘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部的凸起高度为3mm及以上。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炭盘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盘体的底部外表面的四个角落处分别冲压成型有朝下凸起的炭盘放置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烤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装设有至少一个火排燃烧器,所述炉体的内部还装设有至少一个气炭两用的炭盘,所述炭盘包括呈方形的盘体,所述盘体的前后两端的边缘上分别设有折弯成型的挂钩块,所述盘体通过挂钩块卡接固定在炉体的内部,所述盘体的底部内表面上冲压成型有至少一个朝上凸起的凸起部,并且每个凸起部在冲压成型后能够在盘体的底部外表面上分别形成相应的避位凹槽,所述凸起部的形状与火排燃烧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避位凹槽位于相应的火排燃烧器的正上方,所述盘体的底部除凸起部的位置以外其余部位均开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助燃孔。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烤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部设置成H形形状。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烤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部的凸起高度为3mm及以上。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烤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盘体的底部外表面的四个角落处分别冲压成型有朝下凸起的炭盘放置脚。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烤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炉体的前端装设有可插入炉体内部的集油盘,所述集油盘位于火排燃烧器的下方,所述集油盘的尺寸大于炭盘的尺寸,从而使炭盘能够收纳在集油盘的内部。
作为优选的,在上述烤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炉体的上部装设有可翻转的上盖,所述炉体的两侧板上装设有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炭盘可以气炭两用,盘体的底部内表面上冲压成型有至少一个朝上凸起的凸起部,并且每个凸起部在冲压成型后能够在盘体的底部外表面上分别形成相应的避位凹槽,凸起部的形状与火排燃烧器的形状相适配,装配时,盘体的避位凹槽位于火排燃烧器的正上方,盘体的底部除凸起部的位置以外其余部位均开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助燃孔,工作时,火排燃烧器的火焰能够从助燃孔中喷出点燃放置在炭盘上的炭球,该助燃孔有助于炭球的助燃通风,其炭盘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适用于气炭两用的烤炉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炭两用的炭盘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炭两用的炭盘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烤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炭盘放置在集油盘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海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海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1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