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花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0515.6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3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亚峰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71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花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花盆。
背景技术
现有花盆大多为陶瓷器皿,不可进行拆卸,花盆内换土极为不便,且花盆的通风透气性有限。
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554915Y、授权公告日为2003.06.1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可拆卸式通风透气花盆,包括盆壁和盆底,盆壁上设有外凸起状的透气孔,展开的盆壁的两侧边缘处分别设有若干带通孔的凸缘及与其相适配的贯穿孔,凸缘穿过贯穿孔后,通过连接杆穿插于凸缘的通孔将盆壁两侧部联接。
上述结构的可拆卸式通风透气花盆,需要在花盆的两侧边缘设置用于连接的凸缘以及与其相适配的贯穿孔,还需通过连接杆实现联接,联接结构复杂,另外,凸缘以及贯穿孔设在花盆的边缘,限制了盆壁联接后的尺寸,花盆的尺寸不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盆壁的联接结构简单,且花盆的尺寸可调节的新型花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花盆,包括盆壁和盆底,所述盆壁上设有外凸起状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截面面积沿垂直所述盆壁方向向外逐渐减小,所述透气孔的大小一致,所述透气孔沿所述盆壁展开后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盆壁的两侧边缘的联接部包括透气孔插合结构,所述透气孔插合结构由所述盆壁的一侧边缘的所述透气孔与另一侧边缘的所述透气孔插合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花盆,在盆壁上设置大小一致的透气孔,透气孔在通风透气的同时还可供花盆内的植物根系延伸出,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盆壁的两侧边缘的透气孔形成插合结构,从而实现盆壁的两侧边缘的联接,相比在盆壁的边缘设置凸缘及贯穿孔简化了联接结构。透气孔的截面面积沿垂直盆壁方向向外逐渐减小,可避免花盆内的土壤流失,同时还能够增强透气孔插合结构的稳固性,还便于盆壁注塑成型时进行拔模。另外,透气孔沿盆壁展开后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匀设置,则花盆的联接部位可以从两侧边缘向内侧调整,从而实现花盆尺寸的调节。
所述新型花盆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透气孔插合结构中、用于阻止所述透气孔插合结构松脱失效的锁止螺钉,所述锁止螺钉包括螺钉帽和自攻螺钉主体,所述螺钉帽上设有用于将锁止螺钉旋入透气孔时进行旋拧的旋拧壁,通过锁止螺钉对透气孔插合结构进行锁止固定,可避免透气孔插合结构松脱失效,从而保证盆壁的两侧边缘联接稳固。
所述盆壁上还设有大小一致、向内凸出的内凸起,所述内凸起的截面面积沿垂直所述盆壁方向向内逐渐减小,所述内凸起为中空结构,所述内凸起和所述透气孔沿所述盆壁展开后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盆壁的两侧边缘的联接部还包括一侧边缘的所述内凸起与另一侧边缘的所述内凸起插合而形成的内凸起插合结构。在盆壁上设置内凸起,可有效保持花盆内的土壤,内凸起的大小一致且为中空结构,则盆壁的两侧边缘联接时内凸起可进行插合,从而避免盆壁的两侧边缘联接时内凸起引起干涉,所述内凸起的截面面积沿垂直所述盆壁方向向内逐渐减小,则盆壁进行注塑成型时拔模方便,另外,内凸起之间形成内凸起插合结构,进一步增强盆壁的两侧边缘联接的稳固性,内凸起和透气孔沿盆壁展开后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可避免对花盆尺寸进行调节时因内凸起的位置分布不均而造成的干涉。
所述盆底卡紧在所述盆壁的内侧底部的上、下两排内凸起之间,相比采用螺钉连接等方式与盆壁连接,盆底的安装和拆卸简单便捷。
所述盆壁的底部还设有向外凸出的、用于保持花盆内水分的外凸起,所述外凸起的截面面积沿垂直所述盆壁方向向外逐渐减小,所述外凸起大小一致、且为中空结构。在盆壁的底部设置外凸起可保持花盆内的水分,外凸起大小一致、且为中空结构,则盆壁的两侧边缘联接时外凸起可进行插合,一方面增强了盆壁的两侧边缘连接的稳固性,另一方面可避免盆壁的两侧边缘联接时外凸起引起干涉。外凸起的截面面积沿垂直盆壁方向向外逐渐减小,利于保持花盆内的水分,同时还便于盆壁注塑成型时拔模,另外,外凸起与透气孔沿所述盆壁展开后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则可根据实际需求对花盆尺寸进行调节,避免盆壁的两侧边缘联接时因外凸起位置分布不均而造成的干涉。
所述盆壁的两侧边缘相互对接,且与所述盆壁的长度方向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则盆壁的两侧边缘相互对接时,盆壁的两侧边缘的联接长度更大,处在盆壁的两侧边缘的透气孔更多,因而形成更多的透气孔插合结构,从而保证盆壁的两侧边缘联接的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亚峰,未经陈亚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0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大田用倒春寒环境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毛细营养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