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外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1610.6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9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翟博;陈峰;屈长龙;毕晓星;杨春艳;王沛;陈锐莹;张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17C13/00;F17C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孙楠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 天然气 接收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天然气输送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外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天然气在化石能源供应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长,天然气需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目前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LNG”)生产及进口的总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率高速增长,成为发展最迅猛的能源行业之一,LNG接收站也掀起了建设及扩建的热潮。
为满足LNG气化外输要求,一般情况下LNG接收站是将储罐内的LNG液体通过罐内低压泵输送至再冷凝器,并与闪蒸得到的蒸发气(以下简称“BOG”)进行混合后进入高压泵外输总管,之后通过开架式气化器(以下简称“ORV”)、浸没燃烧式气化器(以下简称“SCV”)、中间介质气化器(以下简称“IFV”)等气化器的形式将高压LNG气化,达到外输气体压力要求后直接送至输气管网。
但上述传统的LNG气化外输方法中过多的依赖于再冷凝器和高压泵,没有考虑不设置再冷凝器和高压泵的工艺流程,一方面再冷凝器和高压泵的造价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对项目快速投产形成制约,另一方面再冷凝器流程受限于外输流量,必须大流量外输情况下才能启用。综上所述,原有工艺没有考虑站内无再冷凝器和高压泵或二者无法投入使用时,LNG接收站仍需进行气化外输的实际需求,具有技术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外输系统,该系统最大程度上利用了低压LNG的能量,也有效降低了配套建设再冷凝器和高压泵的相关费用,大大的节约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外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LNG储罐、一LNG低压泵、一LNG气化系统、一BOG增压系统和一高压压缩系统;所述LNG储罐用于储存由外界运输来的LNG;所述低压泵设置在所述LNG储罐内底部,且所述低压泵通过由所述LNG储罐穹顶一管口插入的低压外输总管与设置在所述LNG储罐外部的所述LNG气化系统连接;所述BOG增压系统通过由所述LNG储罐穹顶上另一管口插设的总管与所述LNG储罐内部连通;所述LNG气化系统和BOG增压系统通过三通与所述高压压缩系统连接,由所述高压压缩系统对经所述LNG气化系统气化后形成燃气和经所述BOG增压系统增压后的蒸发气气体进行加压,并通过外输管道输送至外输管网。
所述LNG气化系统采用开架式气化器、浸没燃烧式气化器或中间介质气化器。
所述BOG增压系统出口处设置有一用于对所述BOG增压系统出口管道压力进行调节的压力调节阀。
所述BOG增压系统包括至少一台低温低压压缩机。
所述高压压缩系统包括至少一台高压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LNG储存罐内的LNG经低压泵后直接进入LNG气化系统进行气化,最大程度上利用了低压LNG的能量,不需要再冷凝器,降低了配套建设再冷凝器的相关费用。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的BOG增压系统可以对LNG储罐内的BOG进行增压,对自然蒸发的BOG气体进行回收利用,同时利用压力调节阀使得BOG增压系统出口管道压力相匹配,满足了LNG外输管道的压力要求。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高压压缩系统对经BOG增压系统输出的BOG气体和LNG气化系统输出的混合气体进行加压,满足了外输管道的压力要求,不需要设置高压泵,降低了配套建设高压泵的相关费用。4、本实用新型由于经低压泵泵出的LNG直接进入LNG气化系统进行气化,降低了对LNG气化系统中LNG气化器的材质选型要求,大大降低了建造成本。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清晰、控制程序便捷,有利于运行操作及维护,可以广泛应用于LNG接收站外输系统领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1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