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雾处理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090037.7 申请日: 2017-01-24
公开(公告)号: CN206424755U 公开(公告)日: 2017-08-22
发明(设计)人: 李应坤 申请(专利权)人: 李应坤
主分类号: B01D53/18 分类号: B01D53/18;B01D46/30;B01D46/00
代理公司: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51126 代理人: 王岗
地址: 628014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烟雾 处理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烟雾处理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 使工业、农业飞速发展,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例如工业排污、和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我们国家每年开采的煤碳、大多用于工业、石油大多用于机动车、这些燃烧物经过燃烧后失放出的烟雾给空气中形成大量的霾。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2016年12月,入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多个城市已达严重污染,预计还将维持4天,直到21日后半夜才会自北向南减弱消散。19日夜间将进入此轮雾霾最严重的时段,将影响包括京津冀、山西、陕西、河南等11个省市在内的地区。

由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最严重的是二气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严重时会让全球变暖、这些燃烧物经过燃烧后会失放岀严重的固体悬浮颗粒、这些悬浮颗粒的成份很复杂、它经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身体会造成肺病、和肿瘤、严重时会造成肺癌、英国科学家分析、每年的交通事故遇难者与空气污染病死的人要多岀10倍,一辆轿车一年排放的有害气体比自身重3倍。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0720062485.2 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烟雾处理器,其尾气入口与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尾气出口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供待处理尾气通过、外壳由散热材料制成的通道,在通道的上游部位固定有可以抽气的抽风机,在通道的下游部位固定有绕制在石棉瓦板上的电子发射栅栏。

然而,现有的烟雾处理器,其自身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处理效果不理想,故需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种烟雾处理器;它可以处理所有燃烧物燃烧后失放的固体悬浮颗粒、和多种化合物;可将烟囱中排放的烟尘吸引到储洗罐中、经过水洗、再经过多层海绵过滤从而达到排污标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烟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处理器具有吸尘器、烟雾管道、储洗罐、管道、空气滤芯器、排气孔;储洗罐内部设置有水洗液和海绵层;吸尘器通过烟雾管道与储洗罐进口端连接;烟雾管道伸入储洗罐内部的水洗液中,储洗罐通过管道与空气滤芯器连接;管道对应于储洗罐的海绵层中;空气滤芯器的排气端设置排气孔。吸尘器把燃烧物燃烧时排放的烟雾经管道送入储洗罐中,经水洗后再经海绵过滤,由管道送至空气滤芯器,由排气孔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烟雾处理器,具有吸尘器、烟雾管道、储洗罐、管道、空气滤芯器、排气孔;木产品将用于机动车时、将尾气管接入储洗罐中,经过储洗罐中的水洗去尾气中的化合物,再经储洗罐中的多层海绵将固体悬浮颗粒过滤、从而降低尾气污染。更可用于其它燃烧物、燃烧时失放的固体悬浮颗粒、例如、火力发电厂、水泥厂等、各种工业烟囱,可将烟囱中排放的烟尘吸引到储洗罐中、经过水洗、再经过多层海绵过滤从而达到排污标准。运行过程是:吸尘器把燃烧物燃烧时排放的烟雾经管道送入储洗罐中,经水洗后再经海绵过滤,由管道送至空气滤芯器,由排气孔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烟雾处理器示意图。

其中:吸尘器1,烟雾管道2,储洗罐3,水洗液4,海绵层5,管道6,空气滤芯器7,排气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应坤,未经李应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0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