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张预应力锚头专用封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4967.3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1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三喜;黄勇军;张洪亮;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建工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后张预应力锚头专用封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相关规范、规程尚未有对后张预应力锚头封锚有具体的要求。因此目前封锚方式与器具五花八门,封锚施工也比较随意,经调研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压浆前以原子灰封锚。原子灰是一种化学试剂,一般在汽车油漆工业中使用较多,视气候条件可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后即凝固达到2MPa左右的强度,直接搅拌均匀后敷在锚夹具上,此方式不需要专门的封锚器具。
水泥砂浆类封锚。以水泥砂浆封锚,现场取水泥,加入一定比例的沙子搅拌混个均匀后直接粘附在锚具、夹片上;以水泥石膏粉浆体封锚,将水泥与石膏按照1:3或1:2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直接粘附在锚具、夹片上;以水泥浆封锚,仅取水泥加水混合搅拌均匀后直接粘附在锚具、夹片上,以上三类方式可直接将搅拌均匀后的浆液敷在锚夹具上,施工中比较规范的会将PVC管切成10-15cm一节并锯开套在工作锚上后将以上浆体填入PVC管内。这种填入方式因为浆体的稠度一般比较大无法通过人工挤压达到密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后张预应力锚头专用封锚装置,它能根据不用类型的锚头设计的封锚罩,不仅满足封锚密闭与与灌浆施工的要求,现场使用拆装方便,施工效率也得以较大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左半圆柱1、右半圆柱2、封底圆形盘3,左半圆柱1和右半圆柱2相互对应,左半圆柱1和右半圆柱2的连接处设置有铰接扣4,铰接扣4可以使得左半圆柱1和右半圆柱2处于开启和闭合状态,左半圆柱1的底部焊接有封底圆形盘3,左半圆柱1和右半圆柱2的外侧开口处分别设置有主动卡扣5和被动卡扣6,主动卡扣5和被动卡扣6在左半圆柱1和右半圆柱2闭合后可以进行锁扣,右半圆柱2的下部开有灌浆口2-1。
所述的封底圆形盘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钢绞线穿过孔7,钢绞线穿过孔7内设置有橡胶圈8,橡胶圈8为整体结构,橡胶圈8中间从圆心向外开有多条开口,且橡胶圈8的外侧为一体结构。使用时钢绞线穿过橡胶圈8,橡胶圈8的小扇形结构可以形成密封作用,确保内部的浆液不易泄漏。
所述的灌浆口2-1为方形,灌浆口2-1设置在右半圆柱2的中下部。
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封锚的锚具的尺寸、孔位分布加工专用封锚装置,专用封锚装置的直径、高度、封底圆形盘3的钢绞线穿过孔7与工作锚孔位分布一致,橡胶圈8安装在封底圆形盘3的钢绞线穿过孔7上;然后安装专用封锚装置,将专用封锚装置内部涂抹机油或其它脱模剂,将钢绞线穿过专用封锚装置尾端封底圆形盘3的钢绞线穿过孔7,钢绞线在钢绞线穿过孔7处与通过橡胶圈8密封;将左半圆柱1与右半圆柱2前端卡在工作锚上以主动卡扣5和被动卡扣6连在一起固定在工作锚上。将封锚浆液通过灌浆口4注入封锚装置内,封锚用浆液具有自流平功能,将填充封锚罩内空间。约1h以后,封锚浆液达到初凝后打开主动卡扣5和被动卡扣6,将封锚装置拆分为左半圆柱1与右半圆柱2,逐步往后拉将封闭圆形盘3从钢绞线尾端退出来,即完成了该锚头的封锚,可转入下一个锚头的封锚施工。
本实用的封锚罩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同时又能适应浆液灌入使用,且在现场使用应简便、快捷。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专用封锚罩根据不用类型的锚头设计的封锚罩,不仅满足封锚密闭与与灌浆施工的要求,现场使用拆装方便,施工效率也得以较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封底圆形盘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圈8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左半圆柱1、右半圆柱2、封底圆形盘3、铰接扣4、主动卡扣5、被动卡扣6、钢绞线穿过孔7、橡胶圈8、灌浆口2-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建工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建工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4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