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缝合线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9779.1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1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宋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玲玲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A61L2/1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缝合线 收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误差、不会发生污染的手术缝合线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手术缝合线是指在外科手术当中,或者是外伤处置当中,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特殊线,一般可分为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两大类,可吸收缝合线根据材质及吸收程度不同又分为:羊肠线、化学合成线(PGA)、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不可吸收线即不能够被组织吸收的缝合线,所以缝合后需要拆线,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不同型号的线,在手术中穿线、裁剪长度和挑选种类,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一旦某个环节出错,就会影响手术时间,拖延手术进度,因此,手术缝合线的归类整理,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现有的医用手术缝合线的包装方式,在折开使用时还很容易被污染,因此其使用效果还是不够理想,手术时,不同型号的缝合线使用前一般都平放在一个平盘中,手术过程中,不同型号缝合线要交替使用,易造成各种型号的缝合线混乱或缠绕在一起,给手术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手术时,一般都是使用浸润生理盐水的手术缝合线,但是经过消毒的手术缝合线在平盘中放置极易干燥,不适于手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误差、不会发生污染的手术缝合线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术缝合线收纳装置,设有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设为带有手术缝合线放置槽的长条形盒体,长条形的手术缝合线放置槽内至少设有两个隔板,隔板将长条形手术缝合线放置槽分为至少三个手术缝合线放置腔,每个手术缝合线放置腔内中部底端设有与盒体底部垂直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外部套接缠绕手术缝合线的环形管,环形管沿着支撑杆旋转实现出线,所述的每个手术缝合线放置腔前端的长条形盒体前侧壁上设有上端开口的卡线槽,卡线槽上设有穿线浸润装置,所述的穿线浸润装置由挡板、连接臂、浸润筒组成,所述的连接臂的后端与挡板相连接,连接臂的前端与浸润筒相连接,浸润筒内设有浸有生理盐水的海绵层,挡板、连接臂和浸润筒的轴线上设有相互连通的手术缝合线穿过孔,所述的浸润筒的上方设有浸润盒,浸润盒内设有生理盐水,浸润盒的上端设有加水口,浸润盒的下端与浸润筒的内的海绵层相互连通,当海绵层内的生理盐水被手术缝合线带走后,浸润盒内的生理盐水可补充海绵层内的生理盐水,保证手术缝合线一直被生理盐水浸润,所述的穿线浸润装置中的连接臂与长条形盒体的前侧壁厚度相配合,穿线浸润装置卡接在长条形盒体的卡线槽内,所述的长条形盒体的上方设有透明盒盖,透明盒盖的后端与长条形盒体的后侧壁相铰接,透明盒盖的前端扣合在长条形盒体的前侧壁上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每个手术缝合线放置腔的底部都设有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经导线与盒体上的电源相连接,保证盒体内的手术缝合线时刻进行消毒,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节约手术时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形管的上端设有旋转把手,在手术完成后,可通过旋转把手将伸出的过多的线收回,节约用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条形盒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测量出线长度的卷尺,就近选出测量卷尺,可根据需要裁剪所需长度的手术缝合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玲玲,未经宋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9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