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2077.0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7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刘昕宇;杨勇;张远;翟新鹏;周景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5/02;E04G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坑 筒模抗浮 加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超高层建筑设计有深基坑电梯井、集水井等结构。但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内的筒模往往因体积大,由于混凝土产生的浮力较大,会产生筒模上浮或偏位等问题,从而会造成模板上浮后深基坑电梯井的混凝土成型尺寸会与图纸有较大的偏差,大大增加返工所产生的人工、材料等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筒模上浮或偏位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深坑内支设有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预留出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筒模,所述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包括:
设于所述筒模顶部的压梁,所述压梁的两端伸出所述筒模、且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骨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通过将压梁压设在筒模上,利用固定件将压梁固定在骨架结构上,从而筒模被压梁限制在骨架结构内,有效地抵消浮力对筒模定位的影响,解决了筒模上浮、偏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简便,减少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压梁的负重水箱。
本实用新型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拉筋,竖向拉结于所述筒模内部和位于所述筒模底部的骨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设于所述压梁的垫片;
穿设于所述骨架结构、且箍设所述压梁的U型连接杆,所述U型连接杆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支脚,所述一对支脚穿设于所述垫片,以令U型连接杆和所述垫片之间形成供紧固所述压梁的紧固空间;以及
套筒,螺合于所述支脚,以令所述垫片压设于所述压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纵向剖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俯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深坑内支设有骨架结构1,骨架结构1内部预留出容置空间,骨架结构1的容置空间内支设筒模2。本实用新型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包括:压梁3,压梁3设于筒模2的顶部,压梁3的两端伸出筒模2、且通过固定件4固定于骨架结构1。本实用新型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通过将压梁压设在筒模上,利用固定件将压梁固定在骨架结构上,从而筒模被压梁限制在骨架结构内,有效地抵消浮力对筒模定位的影响,解决了筒模上浮、偏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简便,减少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损耗、提高工作效率。
结合图1和图2所示,骨架结构1包括:横向钢筋网和竖向筋,其中横向钢筋网包括间隔设置的横向筋和交叉连接于横向筋的多个纵向筋,竖向筋竖向连接于横向钢筋网。在搭建骨架结构1时,预先留设出供筒模2放置的容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筒模2为木模板围合连接而成的立体结构,在后续施工中,需要在筒模2的外围、钢筋搭建而成的骨架结构1中浇筑混凝土,形成建筑结构主体。在此过程中,筒模2受到浮力作用,容易产生上浮或者偏移等问题,造成浇筑形成的建筑结构主体的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为防止筒模2受到浮力作用而上浮或者偏移,利用压梁3和固定件4将筒模2压设固定在骨架结构1内。在本实施例中,压梁3为槽钢,采用多个槽钢间隔压设在筒模2的顶部。压梁3的两端伸出筒模2、位于骨架结构1上,利用固定件4将压梁3的两端与对应处的骨架结构1相连接。
参阅图3,显示了图1的A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固定件4包括:垫片40、U型连接杆41以及套筒42,其中垫片40设于压梁3上,U型连接杆41穿设于骨架结构1、且箍设压梁3,U型连接杆41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支脚,一对支脚穿设于垫片40,以令U型连接杆41和垫片40之间形成供紧固压梁3的紧固空间,套筒42螺合于支脚,以令垫片40压设于压梁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2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地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暖抗寒面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