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接管校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50708.7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8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英宏;侯贺强;王文庆;谭健财;康彦农;谭达鹏;冯昌楚;金兰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利宇宁 |
地址: | 5290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压接管的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工程中,导线通常采用压接管实现连接,但是压接管进行压接后,经常会造成压接管发生弯曲变形的现象,压接后严重变形的压接管,即弯曲程度大于1cmm的压接管,为压接工艺严重不合格的压接管,必须将压接管剪掉,重新压接新的压接管;而压接后产生轻微变形,即歪曲程度在1cm以内的压接管,可以通过压接管校直装置进行校直,但是现有的压接管校直装置结构复杂、非常笨重,并且通常采用气缸等装置驱动实现对压接管的校直,这对高空作业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易于操作、便于携带的压接管校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压接管校直装置,包括长条状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两端垂直于板体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背向板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压接管外径相配合的勾头,所述两连接臂之间所呈夹角为15°-30°,所述两勾头的朝向相反,所述板体的中部设置第一螺纹连接孔,所述板体通过第一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有校直杆,所述校直杆包括设置有螺纹连接部的杆体,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压接管抵接的压块以及用于转动杆体的转动块。
优选地,所述勾头上设置有可与压接管抵接的定位板,所述两定位板相互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
优选地,所述压块与压接管抵接的平面与定位板平行。
优选地,所述板体与连接臂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板体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连接臂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板体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勾头上设置有定位平面,所述定位板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定位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压块上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孔,压块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杆体的一端。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一种压接管校直装置通过设置有板体、连接臂、勾头和校直杆就能实现对压接管的校直,使得校直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在压接管校直这样的高空作业时,更加便于携带,校直装置在使用时,先找到压接管弯曲的中心位置,通过两勾头与压接管配合,进行定位,并使压块对准弯曲的中心位置,转动设置在校直杆一端的转动块,对压块进行调节,使得压块朝向弯曲中心位置移动,直至与压接管的中心位置抵接,通过两勾头和压块对压接管进行三点定位和固定后,继续转动转动块,使得压块和勾头对压接管施加反方向的作用力,直至将压接管校直,使用本校直装置进行对压接管的校直时,操作更加简单,只要使压块对压接管弯曲半径的外侧施加作用力,就能对压接管进行校直,因而可以对向上弯曲、向下弯曲以及向两侧弯曲的压接管进行校直,使用更加灵活。两连接臂呈15°-30°的夹角,并使两勾头的朝向相反,这样可以使校直装置在对压接管进行定位、夹紧时,两勾头对压接管的两侧进行定位、夹紧,使得校直装置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接管校直装置对压接管进行校直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接管校直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接管校直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0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