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循环自动清洁垃圾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6736.1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5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霞;贾灿;曹豪彦;杜倩倩;郭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循环 自动 清洁 垃圾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循环自动清洁垃圾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公用垃圾桶主要有5种:无盖式、半开敞式、手动翻盖式、脚踩式以及盖中盖式。其规格大小基本都是统一的,不过,垃圾桶盖的形式则有所不同。另外这几年还有一些新型垃圾箱在开始试用,如:太阳能垃圾箱和地理式垃圾箱。
但是这些垃圾桶都共同存在的缺点就是:无法有效处理夏季瓜果腐烂流出的脏水及臭味;垃圾桶内脏水不能流出,粘附在垃圾桶壁,腐蚀垃圾桶,臭味难闻;包括密闭的垃圾桶,在往垃圾车倾倒的过程中也有脏水外流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循环自动清洁垃圾箱,以供解决垃圾桶内脏水不能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循环自动清洁垃圾箱,包括:外壳、底座、桶身、桶盖、凹槽、坡板、排污口以及喷头;其中,
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桶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的正面和上面为开口,所述桶盖铰接在所述外壳的上面,两个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两侧壁上,所述桶身上端为开口,所述装卸棒对称设置在所述桶身上,所述装卸棒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坡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桶身的内部下侧,所述网板设在所述桶身内部、所述坡板上方,所述排污口贯穿设置在所述桶身内底部,所述排污口通过管道与城市污水井连接,所述桶身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喷头设于所述外壳内壁上部,通过供水管道与给水管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排污口处还设有用于阻挡污水的活动插板。
进一步,所述桶盖还设有用于方便开启的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部通过连杆连接到所述桶盖。
进一步,所述喷头还设有控制喷水的碰触延时开关。
进一步,所述喷头为旋转喷头。
进一步,所述水循环自动清洁垃圾箱壳多个并排使用,两两之间公用个一供水管道。
进一步,所述桶身上还设有用于方便将桶身从外壳内拉出的把手。
进一步,所述桶盖上面还设有用于方便开盖的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方便灵活、便于安装,有效解决垃圾桶内脏水不能流出,倾倒垃圾过程中,脏水横流地面的问题,并且能经常清洗垃圾桶,减少污物粘附在垃圾桶壁,腐蚀垃圾桶,有效的降低了垃圾桶内部的异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循环自动清洁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循环自动清洁垃圾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1~2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1外壳
2底座
3桶身
4桶盖
5凹槽
6装卸棒
7坡板
8网板
9排污口
10 喷头
11 活动插板
12 脚踏开关
13 供水管道
14 把手
15 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先参照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循环自动清洁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和剖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水循环自动清洁垃圾箱,包括:外壳1、底座2、桶身3、桶盖4、凹槽5、装卸棒6、坡板7、网板8、排污口9以及喷头10;其中,
所述外壳1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桶身3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所述外壳1的正面和上面为开口,所述桶盖4铰接在所述外壳1的上面,两个所述凹槽5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两侧壁上,所述桶身3上端为开口,两个所述装卸棒6对称设置在所述桶3身上,所述装卸棒6与所述凹槽5相适配,所述坡板7倾斜设置在所述桶身3的内部下侧,所述坡板7使得所述桶身3内底部成减缩趋势,所述网板8设在所述桶身3内部、所述坡板7上方,所述排污口9贯穿设置在所述桶身3内底部,所述排污口9通过管道与城市污水井连接,所述喷头10设于所述外壳1内壁上部,通过供水管道13与给水管道连接。
所述排污口9处还设有用于阻挡污水的活动插板11。
所述桶盖4还设有用于方便开启的脚踏开关12,所述脚踏开关12设置在所述底座2的下部通过连杆连接到所述桶盖4。
所述喷头10还设有控制喷水的碰触延时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6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