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间距的气泡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1279.7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8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民;冯奇山;王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好克医疗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24 | 分类号: | G01N29/0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曹红梅,苏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间距 气泡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输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间距的气泡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气泡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制药工程以及医院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中。尤其是医疗器械中,比如输注系统、透析系统或心肺机,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
目前的检测原理都是基于超声波在空气和液体中的传播特性不同来检测气泡的。超声波信号在液体中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不同。通常由2个超声传感器组成,一个发射,一个接收。发射传感器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通过液体传送管壁和内部药液(或内部气泡)然后传送给接收传感器,然后经由信号处理电路(主要是放大)处理后,再传送给控制器或控制电路做出判断。
很显然,传感器的间距,传输管路的尺寸(影响和超声传感器的接触面积,以及信号传播路径长度),传输管路材质特性都会影响到达接收传感器的时间和大小。而目前市场上的传感器均为固定间距,而液体传送管路(比如输液管)生产厂家众多,规格尺寸众多,材质特性差异很大,这使得接收传感器接收的信号非常复杂,很难设定一个判断阈值来区分有无气泡。比如很粗很硬的管路,即使有气泡时,到达接收传感器的信号时间仍较短,幅度仍较大,达到有液体时程度。而有的管路较细较软,即使内部没有气泡,但传到接收传感器的时间仍然较长,信号幅度较小,和有气泡时信号特性相同。
这样不同医院使用不同的输液管路时,有无气泡的区分边界重叠,后面的检测电路不能正确区分有无气泡,这给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造成巨大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成一种可调间距的气泡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间距的气泡检测系统,包括:一超声波发射传感器与一超声波接收传感器、与超声波接收传感器电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与超声波接收传感器活动连接的滑动机构、一控制器;所述滑动机构可以调节两传感器间的相对距离;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信号处理电路及滑动机构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一电机、及一与超声波接收传感器固定的滑块、与滑块配合的滑轨,所述滑块在其滑动方向上与电机输出轴螺旋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较佳地,该检测系统还包括一显示屏与一键盘,二者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手动调整两传感器的相对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气泡检测系统通过改善两传感器的连接,二者间的间距动态可调,从而实现灵活检测,而不局限于某一尺寸、某些材质的输液管,并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可信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发送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收处理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发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收处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间距的气泡检测系统,包括:一超声波发射传感器1与一超声波接收传感器2、与超声波接收传感器2电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3、与超声波接收传感器2活动连接的滑动机构4、一控制器5;所述滑动机构4可以调节两传感器1、2间的相对距离;所述控制器5分别与信号处理电路3及滑动机构4电连接。
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一电机41、及一与超声波接收传感器2固定的滑块42、与滑块42配合的滑轨43,所述滑块42在其滑动方向上与电机41输出轴螺旋连接;所述电机41与控制器5电连接。
该检测系统还包括一显示屏6与一键盘7,二者均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用于手动调整两传感器1、2的相对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波发射传感器1的位置固定,超声波接收传感器2由电机输出轴带动左右移动,而电机41由控制器5控制旋转方向和位移大小。当然,发射和接收传感器的位置也可相互调换,接收传感器位置固定,发射传感器可移动。
图4所示为传感器的驱动电路一实施例,Y2为晶振,U1为信号产生及驱动IC,L1、L2、C1、C2、R1为滤波网络,US2为超声波发射传感器。Y2和U1产生超声波信号,经过滤波网络后,传送给超声波发射传感器,超声波法身传感器把电信号转化成超声波发送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好克医疗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好克医疗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1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向便携式永磁探伤钳
- 下一篇:移动终端屏幕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