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NFC的智能心电监测封装贴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3132.3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2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圣成通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fc 智能 监测 封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NFC的智能心电监测封装贴片。
背景技术
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的死因是心血管病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他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在我国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我国医疗资源有限,上医院申请做一次24小时以上的心电图检测通常需要提前很长时间预约,拿到检测报告的周期很长,不能用于心脏急诊的现实情况,难于建立病人病历库,购买心电监测设备动辄几十万,一般患者家庭无法承受。
随着今年来芯片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传感器以及处理器的体积逐步减小,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稳定性与速度不断加强,这就给设计微小型心电监测装置带来了技术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方便携带监测心电图的基于NFC的智能心电监测封装贴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NFC的智能心电监测封装贴片,包括贴片壳体以及心电监测组件,所述的贴片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心电监测组件的空腔,所述的心电监测组件设置在空腔内,所述的心电监测组件包括信号采集电极片、心电传感器、微处理器以及NFC通信模组,所述的采集电极片与心电传感器连接,所述的心电传感器以及NFC通信模组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壳体底面设置有用于安置采集电极片的安装槽,所述的采集电极片通过导联线与心电传感器连接,所述的导联线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槽的底部,所述的采集电极片设置有插接头,所述的插接头插接在导联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的采集电极与心电传感器间还依次设置有用于滤噪的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以及用于过滤50HZ/60HZ工频干扰的陷波器,所述的采集电极片上设置有用于加强采集信号强度的运算放大器,所述的心电传感器集成有信号放大单元,所述的微处理器通过NFC通信模组与具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连接,使得微处理器将配置的心电数据信号通过NFC无线形式传输至智能手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采集电极片采用粘性Ag/AgCl电极片或SUS干态电极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底面设置有至少2个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配合有对应的采集电极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处理器通过串行接口连接存储芯片,所述的存储芯片连接有micro USB插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底面设置有自粘性硅胶片,所诉的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橡胶吸盘。
进一步的:壳体包括上封装板、下封装板、PCB膜、防水膜以及石墨散热膜,所述的下封装板设置用于容纳PCB膜的凹槽,所述的PCB膜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的心电监测组件集成设置在PCB膜上,防水膜设置在凹槽的上边沿,所述的石墨散热膜设置在防水膜与上封装板间,所述的上封装板与下封装板密封固定,使得PCB膜、防水膜以及石墨散热膜设置在上封装板与下封装板间,所述的上封装板设置有若干散热孔,所述的自粘性硅胶片设置在下封装板上,所述的橡胶吸盘设置在上封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一体封装方便携带,同时采用NFC通信模组进行数据传输,成本低、速度快以及低耗能,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同时采集电极片贴合稳定,同时对采集的信号放大以及滤波,提高了信号的质量,使得检测的数据更加精准,同时采用一体式封装,保证了本装置的密封性、防水性以及散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NFC的智能心电监测封装贴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心电监测组件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圣成通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圣成通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3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