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道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0276.7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0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于士博;吴坚;邵发科;李云虹;朱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缸盖气道稳态流动特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道试验台。
背景技术
气道试验台用于发动机进、排气道的流量系数和滚流比的测试,通过测试气体流动特性来研究发动机缸盖气道的设计情况。
现有的气道试验台,使用高压变频风机作为气体流通动力,通过变频器调节风机进而调节气体流速和气道压差,使用螺栓顶气门杆调节气门升程,使用蜂窝铝动量计测量滚流比。
该稳态气道试验台,气门升程调节使用螺栓顶气门杆,螺栓为1mm牙距,通过人工操作扳手旋转螺栓一圈作为1mm升程,调节精度低,且不同人操作其升程偏差大。
另外,该稳态气道试验台使用蜂窝铝动量计测量滚流比,由于动量计灵敏度较高,因此,试验的重复性较差,多次测量得出的结果偏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气道试验台使用蜂窝铝动量计测量滚流比,导致多次测量得出的结果偏差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气道试验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气道试验台,包括用于安装缸盖的缸盖安装平台、用于测量缸盖气道内外压差的气道压差压力传感器、空筒、转动设置在所述空筒内的滚流叶片、用于测量所述滚流叶片转速的转速传感器、流量计及风机,所述流量计连接在所述空筒与风机之间,所述空筒、流量计及风机内部依次连通以形成由所述空筒向所述风机延伸的封闭空气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滚流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及连接在所述叶片本体旋转轴线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空筒转动连接并突出于所述空筒的外侧壁,所述转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空筒外壁上并用于测量所述转轴的转速。
进一步地,所述气道试验台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空筒与流量计之间的稳压筒及设置在所述稳压筒上并用于测量所述稳压筒内外压差的稳压筒压差传感器,所述空筒、稳压筒、流量计及风机内部依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道试验台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流量计与风机之间的稳压箱,所述空筒、稳压筒、流量计、稳压箱及风机内部依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箱上设置有旁通阀。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筒的侧壁上设置第一管口,所述流量计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管,所述流量计的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管,所述稳压箱的一端设置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一第一柔性节连接,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一第二柔性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道试验台还包括调节气门升程的气门升程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门升程调节装置包括气门油封夹紧工装、调节底座、弹簧、调节上座、气门调节座及量规,所述弹簧套在气门杆上并支撑于所述气门调节座与调节底座之间,所述调节上座与调节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气门调节座压在所述气门杆顶端,所述量规塞在所述调节上座与气门调节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上座与调节底座通过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螺栓包括第一螺杆及与所述第一螺杆匹配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螺栓包括第二螺杆及与所述第二螺杆匹配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杆由下往上穿过所述调节底座及调节上座的一侧,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并压紧所述调节上座,所述第二螺杆由下往上穿过所述调节底座及调节上座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的顶端并压紧所述调节上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气道试验台,通过气道压差压力传感器测量气道内外压差,通过转速传感器测量滚流叶片转速,通过流量计测量气体流量,然后,通过气道压差、气体流量、气门升程和滚流叶片转速,经过计算可以得到进气道的稳态滚流比,以用于发动机缸盖气道设计和验证。相比于使用蜂窝铝动量计测量滚流比的现有方案,该气道试验台使用独立设计滚流比测量装置(由空筒、滚流叶片、转速传感器及流量计构成),滚流比测量结果一致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道试验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道试验台其气门升程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气道试验台其缸盖安装平台、空筒及稳压筒的装配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缸盖安装平台;101、台面;102、支撑架;
2、气道压差压力传感器;
3、空筒;
4、滚流叶片;401、叶片本体;402、转轴;
5、转速传感器;
6、流量计;601、第一连接管;602、第二连接管;
7、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0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