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久性磨砂清洁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6994.0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9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鑫无纺布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3/16 | 分类号: | A47L13/16;B32B37/06;D04H1/4266;D04H1/4334;D04H1/4382;D04H1/492;D06M16/00;D06M11/46;D06M15/643;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丝纤维 黄变 制备 氨基硅油 二氧化钛 高耐久性 亲水剂 清洁布 无纺布 磨砂 胰蛋白酶 预处理 锦纶 超声处理过程 安全卫生 耐磨性能 微纳米级 吸水性能 研磨 传统的 高温酶 胶类 灭活 浸泡 纤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久性磨砂清洁布的制备方法,先将蚕丝纤维用胰蛋白酶进行预处理,这样一方面可以将蚕丝纤维表面的胶类清除干净,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后续超声处理过程中,微纳米级二氧化钛对蚕丝纤维进行研磨、渗透;高温酶灭活以后加入氨基硅油亲水剂浸泡,即可得到蚕丝纤维。相比于传统的技术,本发明中虽然使用过程中氨基硅油亲水剂可能发生黄变,但是由于蚕丝纤维中加入大量的二氧化钛,黄变对无纺布的影响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将处理后的蚕丝纤维和锦纶纤维进行混合,制备的无纺布,吸水性能非常好,可以达到100%以上,耐磨性能也非常好,使用后不会发生黄变,安全卫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久性磨砂清洁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绢丝腺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根据食物不同,蚕丝被分为桑蚕丝、柞蚕丝、天蚕丝和蓖麻蚕丝等。从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为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将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包裹而成的丝条称之为生丝。几根生丝经过络、并、捻或编织等工序加工后成为捻线丝或编织缝合线。作为一种高档纺织品原料,蚕丝制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随着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及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蚕丝材料的应用正从传统纺织品向高新技术领域渗透。其中,高吸湿保湿耐拉伸蚕丝纤维的研究正是热点之一。作为一种非生理活性的结构蛋白质类高分子,目前越来越多对蚕丝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以获得具备多种性能的蚕丝制品。
中国发明专利CN104593945A公开了一种高吸水蚕丝无纺布生产工艺,该工艺采用氨基硅油亲水剂对蚕丝纤维进行处理,得到的纤维具有非常好的吸水性能,吸水能力可以从30%跃升至400%,效果显著;但是氨基硅油亲水剂非常容易发生黄变,在某些特定的领域,黄变会对无纺布的使用效果和外观造成影响,严重降低产品档次。
在家用领域,例如瓷砖擦布、厨用擦布、浴缸擦布等领域,清洁布的外观、抗菌性能和吸湿性能均有待提高;故有必要研发一种高耐久性磨砂清洁布。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耐久性磨砂清洁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耐久性磨砂清洁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胰蛋白酶加入水中,加热至35-45℃;
B、将天然蚕丝、渗透剂和微纳米级二氧化钛加入水中并进行超声处理5-8min,加热至80-90℃酶灭活;
C、降低温度至40-60℃,加入8-20%的氨基硅油亲水剂和1-5%的抗菌处理剂并浸泡40-60min;
D、混合物冲洗后,放入烘箱烘干,成蚕丝原料;
E、将蚕丝原料和锦纶纤维经过开松、混合、梳理、机械铺网、水刺成型、浸扎、烘干工序,加工成混合水刺无纺布;
F、以PET膜为底布,以混合水刺无纺布为表层,采用热熔工艺得到混合非织造布,即为高耐久性磨砂清洁布。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胰蛋白酶的加入量为水的0.05-0.2%。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天然蚕丝、渗透剂和微纳米级二氧化钛的加入量分别为水的15-35%,0.2-0.5%,2-5%。
优选的,所述的微纳米级二氧化钛的粒径为0.5-10μm。
优选的,所述的超声处理的功率为15-25KHz。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E中,蚕丝原料和锦纶纤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35%和6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鑫无纺布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鑫无纺布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6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