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铸件去毛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0000.4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2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1/00 | 分类号: | B22D3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蒋兵魁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铸件 毛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型铸件机器人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大型铸件去毛刺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铸件等大型铸件,结构非常复杂,需要去毛刺的点位较多,而且发动机铸件等大型铸件各类曲线面、凹凸面也较多,打磨需要的工具诸如毛刷、锉刀、磨具等种类繁多,需要来回切换。一些较为深和复杂的孔系,往往无法实现去毛刺任务。现有的大型铸件去毛刺方式主要有:(1)人工去毛刺。即操作人员握持去毛刺工具去工件进行去毛刺作业。这类去毛刺方式精度差、效率低,劳动强度大。(2)机器人自动去毛刺。该类去毛刺系统往往只能对多几个面进行去毛刺,无法对全部的面进行操作。且需要配备刀具中心用于换刀,大大增加了成本。而且由于去毛刺工具尺寸的限制,对一些深度较大的孔和油道,机器人一般无法完成去毛刺任务。因此,上述去毛刺方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对大型铸件的平面、曲线面、凹凸面、孔系干净地进行去毛刺处理,并且实现去毛刺处理的自动化控制,不仅有效提高去毛刺处理效率和质量,而且有效降低操作人员人工劳动强度,全面适应生产线整体节奏的大型铸件去毛刺系统。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大型铸件去毛刺系统,所述的大型铸件去毛刺系统包括机器人Ⅰ、机器人Ⅱ、输送轨道Ⅰ、输送轨道Ⅱ,机器人Ⅰ设置在靠近输送轨道Ⅰ位置,机器人Ⅱ设置在靠近输送轨道Ⅱ位置,机器人Ⅰ的机器人Ⅰ机械臂上安装清洁部件Ⅰ,机器人Ⅱ的机器人Ⅱ机械臂上安装清洁部件Ⅱ,输送轨道Ⅰ和输送轨道Ⅱ之间设置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设置为能够控制大型铸件翻转的结构,机器人Ⅰ和机器人Ⅱ分别与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机构框架,翻转机构框架上设置多个转轮,多个转轮上支撑放置翻转转盘,翻转转盘包括滑移部件Ⅰ和滑移部件Ⅱ,滑移部件Ⅰ和滑移部件Ⅱ之间设置中间间隙,翻转转盘设置为能够相对翻转机构框架上的多个转轮转动的结构,所述的大型铸件设置为能够从中间间隙通过的结构。
所述的机器人Ⅰ的机器人Ⅰ机械臂上安装的清洁部件Ⅰ为毛刷Ⅰ,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带动毛刷Ⅰ移动,从而对输送轨道Ⅰ输送的大型铸件顶面进行去毛刺及清理的结构,机器人Ⅱ的机器人Ⅱ机械臂上安装的清洁部件Ⅱ为毛刷Ⅱ,控制部件设置为能够带动毛刷Ⅱ移动,从而对输送轨道Ⅱ输送的大型铸件底面进行去毛刺及清理的结构。
所述的大型铸件去毛刺系统还包括铸件孔系工作台,铸件孔系工作台设置在靠近输送轨道Ⅱ位置,铸件孔系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本体,工作台本体上安装轨道,轨道上安装移动块,移动块上安装多个孔清理杆,每个孔清理杆端部设置一个清理刷。
所述的翻转转盘包括板件Ⅰ、板件Ⅱ、滑移部件Ⅰ、滑移部件Ⅱ,所述的翻转转盘的滑移部件Ⅰ一端与板件Ⅰ连接,滑移部件Ⅰ另一端与板件Ⅱ连接,翻转转盘的滑移部件Ⅱ一端与板件Ⅰ连接,滑移部件Ⅱ另一端与板件Ⅱ连接,板件Ⅰ上设置开口部Ⅰ,板件Ⅱ上设置开口部Ⅱ,板件Ⅰ支撑在多个转轮上,板件Ⅱ支撑在多个转轮上。
所述的输送轨道Ⅱ包括输送轨道Ⅱ前轨道和输送轨道Ⅱ后轨道,所述的大型铸件去毛刺系统还包括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框架,框架上安装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旋转轨道连接,旋转轨道为水平布置的结构,旋转电机与控制部件连接,旋转轨道设置在输送轨道Ⅱ前轨道和输送轨道Ⅱ后轨道之间。
所述的输送轨道Ⅱ的旋转轨道与输送轨道Ⅱ前轨道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部Ⅰ的结构,所述的输送轨道Ⅱ的旋转轨道与输送轨道Ⅱ后轨道之间设置为存在间隙部Ⅱ的结构,所述的大型铸件去毛刺系统还包括铸件孔系工作台,铸件孔系工作台设置在靠近旋转机构的位置。
所述的大型铸件去毛刺系统还包括末端夹具,末端夹具包括末端夹具本体,末端夹具本体与机器人Ⅱ的机器人Ⅱ移动臂末端连接,所述的末端夹具本体上安装平磨机、旋转锉、毛刷、气动风枪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翻转机构框架上设置多个U字形的转轮支架,每个转轮通过一个连接轴安装在一个转轮支架上,转轮设置为凹进在转轮支架内的结构,板件Ⅰ支撑在多个转轮上时,板件Ⅰ侧面设置为能够卡装在转轮支架上的结构,板件Ⅱ支撑在多个转轮上时,板件Ⅱ设置为能够同时卡装在转轮支架上的结构。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0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炉用钢锭脱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末冶金温压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