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秸秆制备生物炭过程中镉挥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4728.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向波;葛一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玖恪土壤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57/06;B01J20/20;B01J20/30;C01B3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挥发 制备生物 生物炭 重量比 铁盐 烧制 重金属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土壤 农作物秸秆 重金属污染 表面空隙 二次污染 后续处理 植物资源 有效地 重金属 吸附 稳固 修复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秸秆制备生物炭过程中镉挥发的方法,包括将秸秆与铁盐固体按重量比5‑20:1混合后再进行烧制。所述秸秆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后的农作物秸秆。本发明通过将秸秆与铁盐固体按重量比5‑20:1混合后再进行烧制,增加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并改变了生物炭的表面空隙结构,更加有利于吸附和稳固镉,从而减少镉的挥发。本发明有效地为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后续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减少了重金属二次污染的产生,使植物资源化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减少秸秆制备生物炭过程中镉挥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植物修复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和良好效益的处理方法。但是也有一些制约因素,其中一个就是大量重金属富集植物的处置问题。利用富集植物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完成后,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生物量。如果处置不当,污染物成为二次污染物再次进入环境中就失去了植物修复的原本意义。重金属富集植物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矿物质和灰分,富集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含有高水分和挥发性成分,低的容积密度和热值。因此,富集植物的处理方法就非常重要,既要经济、方便、资源化,又不能有二次污染物进入环境中。
近些年利用大生物量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对土壤进行修复是研究热点,生物量大,生长周期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超富集植物生物量小,修复效率低的不足。而利用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后其有害生物质主要是秸秆部分。现阶段处理秸秆方法主要有堆肥和压缩填埋、热解和灰化、焚烧或冶炼污染的植物、液相萃取等,但这些方法在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重金属的二次释放和资源的浪费。
生物炭几乎是纯碳,埋到地下后可以有几百至上千年不会消失,等于把碳封存进了土壤。生物炭富含微孔,不但可以补充土壤的有机物含量,还可以有效地保存水分和养料,提高土壤肥力。因此,制成生物炭逐渐成为处理秸秆的有效途径,是秸秆还田的优选方式。但是,利用秸秆制备生物炭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量的重金属挥发,如何减少秸秆制备生物炭过程中重金属的挥发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秸秆制备生物炭过程中镉挥发的方法,主要通过将秸秆与铁盐固体按重量比5-20:1混合后再进行烧制,从而实现增加镉的固定率,减少镉挥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少秸秆制备生物炭过程中镉挥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秸秆与铁盐固体按重量比5-20:1混合后再进行烧制。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秸秆与铁盐固体按重量比5-20:1混合后再进行烧制,得到的生物炭比表面积增加,从而提高重金属的固定率,并且添加铁盐会改变生物炭的表面空隙结构,更加有利于吸附和稳固重金属,从而达到减少秸秆制备生物炭过程中镉挥发的目的。秸秆与铁盐固体的重量比控制在5-20:1范围内,得到的生物炭吸附效果佳,且不会造成铁盐的浪费,节约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秸秆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后的农作物秸秆,包括油菜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用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后的农作物,其秸秆为有害生物质,含有重金属,处理时要减少重金属再次释放,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秸秆粒径为0.3-2.8mm。秸秆粒径过大,不利于与铁盐固体的混合均匀,秸秆粒径也不用过细,与铁盐固体粒径接近即可,同时以免过细造成资源浪费,经实验得到秸秆粒径控制在0.3-2.8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烧制温度为300℃-350℃,优选为300℃。温度低于300℃时,秸秆还未炭化完全,而随着烧制温度升高,炭产率下降,镉挥发量增加,因此温度又不宜太高,故选择烧制温度为300℃-350℃,更优选为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玖恪土壤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玖恪土壤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7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