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1157.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真宽;洪群泰;周盟杰;沈俊男;林孟颉;林佳锋;吴丰旭;郑孟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G02F1/1335;G02F1/1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 ||
本发明关于一种光学膜,该光学膜包含第一绕射结构层、第二绕射结构层以及覆盖层。该第一绕射结构层的表面具有复数同向排列的第一绕射光栅,该第二绕射结构层填充该第一绕射结构层的该等第一绕射光栅的间隙,并在该第一绕射结构层上形成具有复数同向排列的第二绕射光栅,该等第一绕射光栅与该等第二绕射光栅的排列方向相互平行,该覆盖层形成于该第二绕射结构层的该等第二绕射光栅上,其中,第一绕射结构层、第二绕射结构层与覆盖层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染料,故该光学膜可降低现有液晶显示器于大视角的漏光缺陷,使液晶显示器在各视角具有均匀的暗态画面及色彩画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光学膜,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少大视角色偏、暗态漏光及增加各视角色彩及暗态画面均匀度的光学膜。
背景技术
现行液晶显示器(LCD)因属非自发光显示器,背光穿过液晶面板后易受液晶分子的不对称性影响,而使正视角及大视角的画质具有大幅度落差。
尤其在显示黑色画面时,因一般现有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并无法关闭,而仅藉由液晶面板切换暗态遮光,因此,在各视角下皆有不等的漏光程度,使画面的对比度及色彩随视角不同,而产生色偏或不均匀。请参考图1,其为现有液晶显示器的暗态亮度随水平视角的分布图,可看出在约45度视角时,暗态漏光程度最大,正视角0度时则呈现最暗,漏光程度最小,因此,使用者于不同角度位置观看液晶显示器时,容易感受到画质的落差,影响视觉体验。
发明内容
为改善上述不同视角下视觉效果不佳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
上述的光学膜包括:
第一绕射结构层,具有相对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且该上表面具有复数同向排列的第一绕射光栅;
第二绕射结构层,该第二绕射结构层填充该第一绕射结构层的间隙,并在该第一绕射结构层的第一绕射光栅上形成具有复数同向排列的第二绕射光栅,其中,该等第一绕射光栅与该等第二绕射光栅的排列方向相互平行;以及
覆盖层,该覆盖层形成于该第二绕射结构层的该等第二绕射光栅上;
其中,该第一绕射结构层、该第二绕射结构层或该覆盖层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染料。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覆盖层与该第二绕射结构层中均包含染料。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覆盖层与该第一绕射结构层中均包含染料。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染料包含一种或以上不同吸收波长的染料分子或吸光粒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绕射结构层具有第一折射率,该第二绕射结构层具有第二折射率,该覆盖层具有第三折射率,其中,n1为该第一折射率,n2为该第二折射率,n3为第三折射率,且n1、n2、n3的范围介于1.4至1.7。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折射率大于该第一折射率及该第三折射率。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折射率及该第三折射率相同或相异。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等第一绕射光栅与该等第二绕射光栅的光栅宽度、光栅深度、光栅间距相同或相异。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每一个该等第一绕射光栅的光栅宽度与每一个该等第二绕射光栅的光栅宽度各自介于0.3μm至1.5μm。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每一个该等第一绕射光栅的光栅深度与每一个等该第二绕射光栅的光栅深度各自介于0.5μm至1.5μm。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两相邻该等第一绕射光栅的光栅间距与两相邻该等第二绕射光栅的光栅间距各自介于0.3μm至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1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红外光完美吸收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