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工程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0112.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2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鑫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工程 管理系统 建筑信息 三维模型 相关信息 三维模型数据 模型应用 实时更新 项目管理 信息获取 管理 钢构件 协调性 工位 细化 | ||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模型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的钢结构工程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钢结构工程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将钢结构工程相关信息集成到钢结构工程三维模型中,并将相关信息细化到钢构件和工位,钢结构工程三维模型数据实时更新,工程相关各方都通过该钢结构工程三维模型实时对工程进行相应管理,解决了钢结构工程中项目管理各方之间信息获取不及时、不对等、沟通协调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模型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钢结构工程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所谓建筑信息模型是指,建筑三维模型中不仅包含了该建筑的几何模型,而且把组成该建筑的各构件的相关信息及数据也包含到了该建筑三维模型中,从而为系统相关计算提供依据,使系统能根据相关信息及数据自动计算出相关的结果以供相关应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钢结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因项目的各个进展阶段(结构设计、深化设计、材料管理、构件制作、项目施工、后期运行等)及项目管理模块(生产、技术、商务、物资、质量等)之间缺少及时的信息交汇,使项目管理信息传递速度缓慢,许多信息不能及时获取,而且各方获取信息时间先后不一,导致各方在同一时间获得的信息不对等。以上种种原因导致项目决策迟缓,甚至出现差错。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类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许多信息需要花费大量人力不断重复地统计更新,给项目管理人员带来巨大的信息获取、处理工作量,给项目建设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钢结构工程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以解决钢结构工程中项目管理各方之间的信息获取不及时、不对等、沟通协调性差的问题。所述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系统中建立以钢构件为基本组成单位的钢结构工程三维模型;所述钢结构工程三维模型中的各钢构件上附有相应钢构件的规格信息,钢结构工程按流程划分为若干工位;
根据所述各钢构件的规格信息确定各钢构件在各工位的工程量信息及预估单价信息,并将确定结果与所述钢结构工程三维模型中的相应钢构件绑定;
根据所述各钢构件在各工位的工程量信息及预估单价信息确定各钢构件在各工位的预估造价信息,并将确定结果与所述钢结构工程三维模型中的相应钢构件绑定;接收钢结构工程计划进度信息,根据设定的分解规则将所述钢结构工程计划进度信息自动分解成各钢构件在各工位的计划进度信息,并将分解结果绑定至所述钢结构工程三维模型中的相应钢构件;
接收各钢构件在各工位的实际进度信息及实际造价信息,并将所述各钢构件在各工位的实际进度信息及实际造价信息绑定至所述钢结构工程三维模型中的相应钢构件。
根据查询要求从所述钢结构工程三维模型中调取相关钢构件的相关信息以供查看。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非钢结构三维模型,并提取所述非钢结构三维模型与所述钢结构工程三维模型中的关联部分进行冲突检查,并提示检查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各钢构件实体扫描图形或关键控制点图形,将所述各钢构件实体扫描图形或关键控制点图形与所述钢结构工程三维模型中的相应钢构件进行对比,检查其之间的差异,同时,对比需要结合在一起的两个构件的实体扫描图形或关键控制点图形,检查其之间的吻合度,并提示检查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设定进度偏差阀值,当某钢构件在某工位的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之间的偏差值大于所设定的进度阀值时,自动发出相关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鑫,未经常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0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