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制备水性聚氨酯再生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8500.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戴家兵;刘靠靠;王刚;李维虎;赵曦;戴金伟;罗文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制备 水性 聚氨酯 再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法制备水性聚氨酯再生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材处理:将植绒牛纤维基材通过浸渍槽中的浸渍液进行浸透,然后通过凝聚槽中凝聚液进行凝聚,再用三版机挤压,烘干;2)涂覆:涂覆发泡浆料;3)凝聚;4)水洗、烘干:通过水洗槽清除多余的凝聚液,烘干定型后获得水性再生皮贝斯;5)干法贴面:在离型纸上涂覆水性面层浆料,烘干,涂覆中层浆料,烘干,二次涂覆中层浆料,最后用水性再生皮贝斯进行贴合,烘干,剥离离型纸,即得到水性聚氨酯再生皮。本发明获得的再生皮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机械强度高、硬度高、平整性好,适于沙发革制备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性聚氨酯再生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湿法制备水性聚氨酯再生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合成革已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品种多样。合成革具有光泽自然、真皮感强、机械性能和耐性优异等特点,广泛用于服装、制鞋、箱包、家具等行业,其生产工艺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工艺是最早开发的工业方法,特点在于利用干燥箱将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中的溶剂挥发,而后形成多层薄膜加上底布构成的多层结构体。湿法工艺采用水中成膜法得到具有连续多孔层的多层结构体。由于沙发革对革的机械强度和硬度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一般采用干法进行制备,这种方法生产出的沙发革强度优异,粘接牢固,但透气性能相对较差,并且手感较差,经常出现不平整的情况,影响沙发革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湿法制备水性聚氨酯再生皮的方法,本发明获得的再生皮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机械强度高、硬度高、平整性好。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包括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法制备水性聚氨酯再生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材处理:将植绒牛纤维基材通过浸渍槽中的浸渍液进行浸透,然后通过凝聚槽中凝聚液进行凝聚,再用三版机挤压,烘干;2)涂覆:在处理过的植绒牛纤维基材上涂覆发泡浆料;3)凝聚:将涂覆发泡浆料的植绒牛纤维基材通过凝聚槽中凝聚液进行凝聚;4)水洗、烘干:通过水洗槽清除多余的凝聚液,烘干定型后获得水性再生皮贝斯;5)干法贴面:在离型纸上涂覆水性面层浆料,烘干,涂覆中层浆料,烘干,二次涂覆中层浆料,最后用所述水性再生皮贝斯进行贴合,烘干,剥离所述离型纸,即得到水性聚氨酯再生皮。
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浸渍液由以下原料及其质量份构成:固含量为40%~42%的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树脂20~30份,自来水70~80份,渗透剂0.5~2份。
优选地,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优选地,在步骤1)和步骤3)中,所述凝聚液由以下原料及其质量份构成:破乳交联剂3~5份,自来水95~97份;其中,所述破乳交联剂为碳酸、乳酸、柠檬酸、磷酸、氯化钙、硫酸铁、氯化钠、氯化铁、氯化铝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发泡浆料由以下原料及其质量份构成:固含量为40%~42%的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树脂200份,分散剂0.5~1份,木质纤维素5~15份,纳米碳酸钙1~5份,高岭土2.5~10份,发泡剂3~6份,稳泡剂3~6份,固化剂0.5~2份,粉体增稠剂0.5~0.8份,发泡倍率1.2-1.7倍;所述发泡浆料的粘度为20000~30000mPa.s。
优选地,所述高岭土为目数大于1250的高岭土粉。添加高岭土提高再生皮的机械强度和抗压性。
优选地,所述发泡剂为有机硅改性发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复合发泡剂或硬脂酸盐类发泡剂。
优选地,所述稳泡剂为硅树脂聚醚乳液类稳泡剂。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芳香胺类固化剂、改性胺类固化剂或磺酸类固化剂。
优选地,所述木质纤维素的目数400~1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