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LED电视机实现数据流控制的方法及电视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7951.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6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庄宏东;彭昌敬;田富春;李祖峰;吴海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长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8 | 分类号: | H04N21/438;H04N21/4385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调谐器 电视机实现 数据流控制 音视频解码 处理模块 区域标识 驱动电路 显示器 电视机 数码触发电路 电视机功能 唤醒信号 区别标识 输入解码 解析 多样性 驱动 认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DLED电视机实现数据流控制的方法及电视机,其方法包括:所述电视调谐器接收支持DVB‑T2标准的TS流;所述处理模块解析所述TS流中的区域标识;所述处理模块在识别出所述区别标识属于强制认证的区域标识,则对经过电视调谐器处理后的TS流进行音视频解码;所述数码触发电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驱动DLED显示器基于DLED驱动电路进行工作;所述DLED显示器在DLED驱动电路的支持下显示经过音视频解码后的TS流。本发明实施例支持了DLED电视机功能多样性,保障了区域输入解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DLED电视机实现数据流控制的方法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广播技术正迅速走向数字时代,广播电视、电信、计算机技术领域也在不断相互渗透、融合,这些都使原有的广播电视系统和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及视频解码技术是目前研究与产品化的热点。DVB-T移动数字电视接收系统可以接收DVB-T数字电视节目,实现在个人电脑上或嵌入式系统中解码并实时播放高清或标清电视画质的MPEG-2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适合运用微电脑收看电视节目,并可以移动接收,这对促进数字电视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介绍,目前LED光源技术在液晶电视领域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直下式三原色RGB-LED光源、直下式白色LED光源和侧入式白色LED光源。
现有的直下式LED背光源(DLED)电视机普及的到来,再结合DVB-T2技术,能够很好的展开数字电视机的显示播放等效果,但现有支持DVB-T2的DLED电视机在功能需求上还是不能很好满足用户需求,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数据流的性质而考虑相应的解密安全性,并保障整个信息流输出的安全性,而目前DLED电视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面对现有DLED电视机功能性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DLED电视机实现数据流控制的方法及电视机,从而支持了DLED电视机功能多样性,保障了区域输入解码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基于DLED电视机实现数据流控制的方法,所述DLED电视机包括:电视调谐器,所述电视调谐器连接着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着数码触发电路、DLED驱动电路,所述数码触发电路连接着DLED显示屏,所述DLED驱动电路连接着DLED显示屏,其方法包括:
所述电视调谐器接收支持DVB-T2标准的TS流,所述电视调谐器收到TS流后对所述TS流进行高频放大、比较处理、信道解码和解调;
所述处理模块解析所述TS流中的区域标识,并判断所述区域标识是否是经过强制认证的区域标识,若是强制认证的区域标识,则生成唤醒信号发送至数码触发电路上;
所述处理模块在识别出所述区别标识属于强制认证的区域标识,则对经过电视调谐器处理后的TS流进行音视频解码;
所述数码触发电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驱动DLED显示器基于DLED驱动电路进行工作;
所述DLED显示器在DLED驱动电路的支持下显示经过音视频解码后的TS流。
所述处理模块还连接着待机电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未在预设的时间内持续收到TS流进行音视频解码后,生成待机信号,并将所述待机信号发送至待机电路;
所述待机电路根据所述待机信号控制DLED电视机进入待机状态。
所述TS流由包头和负载组成,所述包头包括一个同步字节SYNC1和三个其他字节,所述三个其他字节用于业务识别、加扰和控制信息,所述负载包括184字节的MPEG-2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长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长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