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心室起搏的双腔起搏模式的存储介质及医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5110.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劬;黄敏;黎贵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2 | 分类号: | A61N1/362;A61N1/365;A61N1/36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心室 起搏 模式 存储 介质 医疗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双腔起搏器的控制方法,公开了基于无心室起搏的双腔起搏模式的存储介质及医疗设备。其包括:获取用户设置的起搏模式信息;控制双腔起搏器工作在DDD模式,并检测是否需要发放起搏;在检测到需要发放起搏时,执行预设中断处理;该预设中断处理包括:判断下一起搏腔是否为心室,若判断出下一起搏腔为心室,则判断是否需要发放真实心室起搏,若不需要发放真实心室起搏,则发放虚拟心室起搏脉冲VVP,并重置AEI模式后续的第一逸搏间期第一AEI间期;在预设中断处理执行完毕后返回。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使得在需要与DDD相互切换时能够有更生理的过渡,减少患者的不适,同时,提高了实现的便捷性、可靠性和直接可验证性,减少验证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双腔起搏器的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心室起搏的双腔起搏模式的存储介质及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双腔起搏器能对心房和心室进行感知和/或起搏。传统的双腔起搏器一般可根据用户设置工作在DDD,DDI,DOO,ODO,DVI,VDD等双腔起搏模式。其中DDD起搏模式是最常用的起搏模式,能够提供AV(房室)同步以及起搏保证。DDD型同步双腔起搏模式可以感知或起搏心房和心室,同时心室起搏会以房室间期跟随心房事件之后,从而实现房室同步。
生理性起搏是心脏起搏器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减少右室起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市场上很多的起搏器都致力于发展减少右室起搏的功能,如索林的SafeR,Dplus;medtronic的MVP;Biotronic的VP Suppression等。这些功能的基本思想都是通过使起搏器尽可能的工作于具有心室感知的AAI模式或类AAI模式来达到减少右室起搏的目的,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如AV block)则转换至DDD模式工作。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具有心室感知的AAI模式具有如下不足之处:1.缺少VA时序(即心室、心房按生理特点顺序激动),不利于血液动力学;2.对于心室事件的扩展处理不灵活;3.切换至DDD模式时的时序变化不生理;并且,传统方案中实现一种新的起搏模式一般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心室起搏的双腔起搏模式的存储介质及医疗设备,该模式在需要与DDD相互切换时能够有更生理的过渡,减少患者的不适,为更好地实现最小化心室起搏类功能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该模式基于DDD起搏模式实现,无需进行专门的转换和特殊的状态操作,提高了实现的便捷性、可靠性和直接可验证性,减少验证的工作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无心室起搏的双腔起搏模式实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置的起搏模式信息;控制双腔起搏器工作在DDD模式,并检测是否需要发放起搏;在检测到需要发放起搏时,执行预设中断处理;其中,所述预设中断处理包括:判断下一起搏腔是否为心室,若判断出下一起搏腔为心室,则判断是否需要发放真实心室起搏,若不需要发放真实心室起搏,则发放虚拟心室起搏脉冲VVP,并重置所述DDD模式后续的第一逸搏间期第一AEI间期;在所述预设中断处理执行完毕后返回所述控制双腔起搏器工作在DDD模式,并检测是否需要发放起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包括:微处理器以及数字模拟模块,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数字模拟模块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数字模拟模块感知的心脏事件以及如上所述的无心室起搏的双腔起搏模式实现方法控制所述数字模拟模块发放起搏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5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瘫微电极康复面罩
- 下一篇:一种脑神经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