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3725.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过滤 过滤物 回收区 可回收垃圾 微生物絮凝 沉淀区 絮凝池 酸碱度 不可回收垃圾 处理效率 设备成本 网状栅栏 沉降剂 上清液 消毒区 絮凝剂 消毒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废水通过网状栅栏第一次过滤,过滤物输送至沉淀区;S2、调节沉淀区废水的pH值,投入复合沉降剂,搅拌、静置,第二次过滤,沉淀物转移至可回收垃圾回收区,上清液转移至pH调节池;S3、调整pH调节池内废水的酸碱度,转移至絮凝池,向絮凝池中投入絮凝剂,第三次过滤,沉淀物转移至可回收垃圾回收区,过滤物转移至微生物絮凝池中进行微生物絮凝,第四次过滤,沉淀物转移至不可回收垃圾回收区,过滤物转移至消毒区消毒,即完成废水的处理。本发明提出的处理方法,操作简单,所需设备成本低,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好,处理时间短,处理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三废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废水通常是指居民生活和工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水,其数量巨大,不加以处理使之流向江河湖泊会对水体造成污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再通过食物链逐渐影响到其他生物和人们自身的生活,危害波及的范围很宽。在废水中工业化生产产生的废水量占据了整个废水总量的绝大多数,随着工业化生产脚步的加快,工业化废水的产量随之增加,致使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随之增加。而现有的废水处理方法需求的设备昂贵,处理成本高,而设备需求低的废水处理方法所达到的处理效果又不明显。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处理效果好、处理成本低的废水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废水的处理方法。
一种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水通过网状栅栏进行第一次过滤处理,滤除废水中尺寸大于网状栅栏上网格的废物,并将过滤物输送至沉淀区;
S2、调节沉淀区废水的pH值为4~6,再向沉淀区中投入复合沉降剂,搅拌均匀后,静置20~30min,进行第二次过滤,将沉淀物与上清液分离,并将沉淀物转移至可回收垃圾回收区进行处理,同时将分离得到的上清液转移至pH调节池;
S3、调整pH调节池内废水的酸碱度至中性,再转移至絮凝池,向絮凝池中投入废水质量1%~3%的絮凝剂,进行絮凝1~2h,再进行第三次过滤,并将沉淀物转移至可回收垃圾回收区进行处理,将过滤物转移至微生物絮凝池中进行微生物絮凝,微生物絮凝结束后进行第四次过滤,并将沉淀物转移至不可回收垃圾回收区,将过滤物转移至消毒区进行二氧化氯消毒,即可进行再次循环使用,完成废水的处理。
优选的,所述网状栅栏由若干个尺寸相近的菱形网格交替焊接而成,且菱形网格的边长为3~5cm。
优选的,所述复合沉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可溶性钙盐20~30份,活性炭1~3份,硅藻土3~6份,除硫剂1~3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沉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可溶性钙盐25份,活性炭2份,硅藻土4份,除硫剂2份。
优选的,所述可溶性钙盐为硝酸钙、氯化钙或碳酸氢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优选的,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和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的复配物,且聚丙烯酰胺和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的质量比为2~4:1,且絮凝剂在使用前按照絮凝剂与水的质量比为0.2~0.5:100配制成絮凝剂水溶液,在配制絮凝剂水溶液时先取200~400倍质量的水,向水中加入相应质量的絮凝剂,于45~55℃超声条件下溶解,再将余量的水加入,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絮凝剂水溶液。
优选的,所述可回收垃圾回收区的具体处理操作为将垃圾回收区接收到的物料依次进行加压脱水,送至加热室进行烘干,转移至粉碎室进行粉碎,称重装袋,转移至肥料生产车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37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