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连接结构及化工设备的管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2716.1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0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馨;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3/024 | 分类号: | F16L23/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钟少平;吴鹏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箍 管道连接结构 第一法兰 第一管道 第二法兰 管道系统 化工设备 第一端 装卸 第二管道 铰轴铰接 装卸操作 装卸效率 复杂度 连接架 锁紧件 铰轴 紧固 卡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及化工设备的管道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法兰,第一法兰适于与待连接的第二管道上的第二法兰对接;用于连接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卡箍,卡箍包括第一弧形箍体和第二弧形箍体,第一弧形箍体的第一端和第二弧形箍体的第一端通过铰轴铰接,铰轴通过连接架固定于第一管道上;第一弧形箍体的第二端和第二弧形箍体的第二端适于通过锁紧件紧固在一起。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管道连接结构,能够节省管道装卸的操作工时,降低管道装卸的操作难度和复杂度,提高管道装卸效率,而且还能够提高装卸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连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及化工设备的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卡箍广泛应用于化工、水处理、能源等工业生产领域的管道系统中,用于将两段管道方便快捷地紧固在一起。现有技术中的卡箍大体都包括两个弧形箍体,分别为第一弧形箍体和第二弧形箍体。第一弧形箍体和第二弧形箍体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安装时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将两个弧形箍体的两对相对的端部分别固定在一起,以将待连接的两段管道上相对接的法兰被箍紧在卡箍的卡槽中,实现两段管道之间流体相通的连接。或者,第一弧形箍体和第二弧形箍体的一对相对的端部通过铰轴预先铰接在一起,另一对相对的端部在安装时再由螺栓和螺母紧固在一起,从而将待连接的两段管道上相对接的法兰被箍紧在卡箍的卡槽中,实现两段管道之间流体相通的连接。
工业生产领域的大型设备所配套的输送管线的管道尺寸一般也比较大,管道直径一般大于50mm,重量也比较重。采用上述类型的卡箍装卸管道时,往往需要至少两个人操作配合,其中一个人需扶持住活动管道,另一个人需要扶持住位于固定管道法兰端处的卡箍并做锁紧或打开卡箍的操作。在一些操作环境下,为了避免活动管道或卡箍不慎跌落后,可能摔坏设备或者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还需要三个以上人员同时进行操作,致使管道装卸操作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管道连接结构,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大型设备的管道在连接时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化工设备的管道系统。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法兰,第一法兰适于与待连接的第二管道上的第二法兰对接;用于连接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卡箍,卡箍包括第一弧形箍体和第二弧形箍体,第一弧形箍体的第一端和第二弧形箍体的第一端通过铰轴铰接,铰轴通过连接架固定于第一管道上;第一弧形箍体的第二端和第二弧形箍体的第二端适于通过锁紧件紧固在一起。
进一步地,第一管道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铰轴与连接架附接在一起或者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连接架和铰轴均由金属材料制成;铰轴的端部与连接架的一端焊接,连接架的另一端焊接在第一管道的外周壁上。
进一步地,第一弧形箍体的第二端配置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弧形箍体的第二端配置有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上均设置有螺栓安装孔;锁紧件包括安装在螺栓安装孔中的螺栓和与螺栓螺接的螺母。
进一步地,第一弧形箍体的第二端配置有第三固定座,第二弧形箍体的第二端配置有第四固定座;锁紧件包括连接销和锁紧把手;锁紧把手的第一端配置有凸轮锁紧部,锁紧把手的第二端为自由端;连接销的第一端与第三固定座铰接;连接销的第二端与凸轮锁紧部相铰接;第四固定座上配置有用于与锁紧把手的凸轮锁紧部相配合的弧形凹部。
进一步地,第一弧形箍体的内周壁和第二弧形箍体的内周壁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边缘的卡槽。
进一步地,该管道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靠近第二法兰的位置配置有提手。
进一步地,第二管道包括:配置有第二法兰的金属管,和通过环形箍固定在金属管的外周壁上的塑料管,提手与环形箍附接在一起或者为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2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