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式的排气背压阀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1023.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华美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10 | 分类号: | F02D9/10;F02D9/04;F02M26/54;F02M26/7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邢黎华 |
地址: | 214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阀体 连接机构 下阀体 阀体 排气背压 驱动机构 分体式 隔热垫 有效阻隔热量 分体设置 回位机构 连接设置 驱动阀体 热量传递 使用寿命 齿轮系 拆卸 阀本 分设 阻隔 传输 传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的排气背压阀,包括阀体部分、通过齿轮系驱动阀体部分动作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阀体部分与驱动机构之间的回位机构;所述阀体部分分设为上阀体部分和下阀体部分,上阀体部分和下阀体部分之间连接设置有用于连接上阀体部分和下阀体部分且只将部分热量进行传输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与上阀体部分之间设置一用于有效阻隔连接机构热量传递至上阀体部分的隔热垫。本发明通过将阀体部分分体设置为上阀体部分和下阀体部分,并通过连接机构将上阀体部分和下阀体部分相连接的方式,使得本发明安装拆卸十分方便,且连接机构与上阀体部分之间设置的隔热垫能够有效阻隔热量的传递,大大地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尾气排放控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发动机尾气排放废气再循环系统中分体设置的排气背压阀。
背景技术
汽油机可控自燃(Controlled Auto Ignition, CAI) 是通过压缩空气、燃料(包括再循环的废气)的混合物直到着火的一种新的燃烧方式,其实质是柴油机和汽油机两种燃烧方式的综合,属于对燃烧方式的改进,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也是一种日趋成熟的燃烧方式。
目前,国内外实现CAI燃烧的主要方法有:直接进气加热、采用高压缩比、使用更容易自燃着火的燃料、利用内部残余废气加热等,而内部废气再循环(EGR)策略被认为是四冲程汽油机上实现CAI燃烧的最为可行的方法之一。内部废气再循环控制汽油机CAI燃烧过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改变气门定时捕捉一部分热残余废气在缸内,用其加热进气,完成压缩自燃着火。
根据气门控制策略以及废气供给方式的不同,内部废气再循环的实现CAI燃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废气在压缩策略,另一种是废气重吸策略。废气再压缩策略是利用负的气门重叠角(排气门早关和进气门晚开),将上个循环热的残余废气留在缸内以加热冷的新鲜充量,使混合气在压缩上止点附近达到自燃着火温度,实现CAI燃烧。废气重吸策略是将排出去的废气再重新吸入缸内,主要有两种实现方法:一种是在进气过程中打开排气门,将排出去的废气重新吸入缸内;另一种是进气门在排气过程中打开,一部分废气进入进气道,在进气过程中再吸入缸内。
排气背压阀是汽车废气再循环系统中的辅助控制器,通过排气背压阀能够调节排气背压,实现废气的压缩策略。
目前,普通的排气背压阀均采用整体式结构,在排气背压阀工作过程中,由于废气温度过高,驱动机构的齿轮系、电气部分以及电机会出现高温失效现象。另外,排气背压阀的回位机构会设计在阀体部分,非常接近高温尾气热源,过高的温度导致回位弹簧失去弹性。综上两种因素都会导致排气背压阀的失效,大大降低了排气背压阀的使用寿命,使得普通的排气背压阀需要对驱动机构和回位机构从阀体上拆下进行更换,十分不便,这样无疑浪费人力、财力,增加了企业的运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的排气背压阀,以解决普通的排气背压阀采用整体式结构使得回位机构和驱动机构接近热源,进而导致排气背压阀容易因高温失效的问题,进一步延长排气背压阀的使用寿命,减小企业的运作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式的排气背压阀,包括阀体部分、通过齿轮系驱动阀体部分动作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阀体部分与驱动机构之间的回位机构,所述阀体部分内设置有在驱动机构带动下控制阀启闭的中心轴;所述阀体部分分设为上阀体部分和下阀体部分,对应地中心轴也设置为上下分离但同轴设置的中心轴a和中心轴b;所述上阀体部分和下阀体部分之间连接设置有用于连接上阀体部分和下阀体部分且只将部分热量进行传输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与上阀体部分之间设置一用于有效阻隔连接机构热量传递至上阀体部分的隔热垫。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上阀体部分包括阀体a,阀体a上贯穿设置有中心轴a,阀体a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对中心轴a进行定位的轴套a,位于轴套a上方的阀体a顶端开设有用于容纳回位机构的容纳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1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