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0060.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宋博韬;喻波;王志海;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密过程 解密 处理模块 安全服务子系统 加密识别码 支撑子系统 加密 数据安全管理 配置信息 数据明文 接收端 加密配置 生成数据 数据密文 业务需求 用户公钥 预先配置 根密钥 安全 密文 映射 并发 反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安全服务子系统和安全支撑子系统。安全服务子系统的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加密配置信息对数据明文进行加密,得到数据密文和加密识别码并发送给接收端;使用预先配置的用户根密钥对加密过程信息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加密过程信息和加密识别码发送给安全支撑子系统。安全支撑子系统用于使用第一处理模块对应的用户公钥对加密后的加密过程信息进行解密;依据解密请求映射加密识别码对应解密后的加密过程信息,对加密过程信息进行处理,生成解密配置信息并反馈给安全服务子系统终的第二处理模块,使得第二处理模块依据解密配置信息生成数据密文对应的数据明文,提供给接收端使用,满足业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和一种数据安全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生态链日益完善,云计算已经成为一种高价值的生产力工具。
当前,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始将应用向云迁移,实现了自身业务需求与资源优化配置间的平衡;但基于数据安全的顾虑,很少把核心业务应用迁移到云。
具体而言,现有云服务商倡导的数据安全防护,通常从基础设施视角开展,基于云计算服务过程,与云租户进行了安全责任划分。其中,云服务商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安全、云平台网络安全、云平台主机安全;云租户主要负责虚拟网络安全、虚拟主机安全、云应用安全。但是,由云服务商提供在基础设施安全、云平台网络安全、云平台主机安全等层面的数据安全防护,导致云租户无法对其所提供的数据资产进行自主防护。因此,云租户数据资产的防护效果受限于云服务商的技术能力和投入资源。这严重阻碍了云计算服务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安全管理系统,解决现有云计算服务过程云租户数据资产无法自主防护所导致的数据安全问题。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安全管理方法、一种设备以及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以保证上述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安全服务子系统和安全支撑子系统。所述安全服务子系统包括: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所述安全支撑子系统包括数据安全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安全支撑子系统中获取预先配置的加密配置信息,根据所述加密配置信息对数据明文进行加密,得到数据密文和加密过程对应的加密识别码,将所述数据密文和所述加密过程对应的加密识别码发送给接收端;以及,使用所述安全支撑子系统中预先配置的用户根密钥,利用预置的非对称密码算法对所述数据密文对应的加密过程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后的加密过程信息,将所述加密后的加密过程信息和所述加密识别码发送给所述安全支撑子系统。
所述数据安全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处理模块发送的加密后的加密过程信息和加密识别码,使用第一处理模块对应的用户公钥对加密后的加密过程信息进行解密,得到解密后的加密过程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密文和所述加密识别码后,针对所述数据密文,依据所述加密识别码生成解密请求,将所述解密请求提交给所述安全支撑子系统。
所述数据安全模块,还用于依据所述解密请求中携带的加密识别码,映射所述加密识别码对应解密后的加密过程信息,对映射到的加密过程信息进行处理,生成对应的解密配置信息,将所述解密配置信息反馈给所述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依据所述解密配置信息生成所述数据密文对应的数据明文,并将所述数据明文提供给所述接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0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