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楼梯踏步施工缝的留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9712.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2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殷海瑞;张许隆;许传玉;孙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6 | 分类号: | E04G13/06;E04F11/02;E04F11/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梯 踏步 施工 留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梯踏步施工缝的留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楼板模板的端部处支设端梯梁模板,使得端梯梁浇筑空间与楼板浇筑空间相连通;于所述端梯梁模板的两端支设侧梯梁模板,使得侧梯梁浇筑空间与所述楼板浇筑空间和所述端梯梁浇筑空间相连通;于所述端梯梁模板上连接设于待施工的楼梯处的甩茬模板,将所述甩茬模板搭设在两个所述侧梯梁模板之上且所述甩茬模板沿待施工的楼梯的倾斜方向倾斜设置;以及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一体的楼板、端梯梁以及侧梯梁,且所述楼板的端部形成有位于所述甩茬模板之上的连接结构。将施工缝留置在楼梯的第一个踏步处,得该施工缝能够与楼板一起施工且支模简单方便快捷,只需要将其搭设在周侧的梯梁模板上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指一种楼梯踏步施工缝的留置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楼梯施工缝的相关规范中的规定为: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这一较为模糊的规定,为施工单位带来了施工困难。而现行的各个设计院通常的要求是:将楼梯施工缝留置在受力最小的部位。然而,针对楼梯斜板的跨中部位剪力最小,弯矩最大,楼梯斜板的支座部位剪力最大,弯矩最小,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应将施工缝留置于受剪力最小还是受弯矩最小的部分呢,现有做法多不统一。
目前施工单位通常是将楼梯施工缝留置在斜板下端部上三步台阶的位置,而这种留置方式要求在拟施工楼面再向上支设三步台阶模板,并完成三步台阶的钢筋绑扎,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等待楼板的混凝土初凝后方可浇筑三步台阶的混凝土。而对于楼梯踏步施工滞后主体结构一层的情况下,该种做法根本无法实现,此时只能将楼梯施工缝留置在斜板边部的三分之一部位,这样势必导致楼梯接力向上施工时不可避免的存在夹渣等质量缺陷,最终导致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去处理缺陷,繁重的处理费用然施工单位苦不堪言,因此,如何快速、方便的完成楼梯施工缝的留置,使之既能有效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又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当下规范要求,为后续楼梯施工创造条件是需要亟待解决的施工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楼梯踏步施工缝的留置方法,解决现有的楼梯施工缝留置不统一且存在质量缺陷而增加成本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楼梯踏步施工缝的留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支设位于待施工的楼梯底部的楼板模板时,于所述楼板模板的靠近待施工的楼梯的端部处支设端梯梁模板,使得所述端梯梁模板内形成的端梯梁浇筑空间与楼板模板之上的楼板浇筑空间相连通;
于所述端梯梁模板的两端支设侧梯梁模板,使得所述侧梯梁模板内形成的侧梯梁浇筑空间与所述楼板浇筑空间和所述端梯梁浇筑空间相连通;
于所述端梯梁模板上连接设于待施工的楼梯处的甩茬模板,将所述甩茬模板搭设在两个所述侧梯梁模板之上且所述甩茬模板沿待施工的楼梯的倾斜方向倾斜设置;以及
向所述楼板浇筑空间、所述端梯梁浇筑空间以及所述侧梯梁浇筑空间浇筑混凝土从而形成一体的楼板、端梯梁以及侧梯梁,且所述楼板的端部形成有位于所述甩茬模板之上的连接结构,从而将所述连接结构的表面作为留置的楼梯踏步施工缝。
本发明将楼梯踏步施工缝留置在楼梯的第一个踏步处,也即楼梯板底部与楼梯的端梯梁连接处,这样使得该楼梯踏步施工缝的留置能够与楼板一同浇筑混凝土,且也适用于楼梯踏步施工滞后主体结构一层的情况。在楼梯板以及踏步施工时,该施工缝也即楼梯的第一个踏步的表面处的立模可先不支设,待将楼梯浇筑空间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再进行支设,楼梯及踏步施工时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且与该第一个踏步也即连接结构连接牢固,对接处接茬平整,有效减少后期质量通病维修处理。且采用将踏步施工缝留置在楼梯的第一个踏步处,使得支模简单方便快捷,该第一踏步的支模无需单独设置支撑体系,只需要将其搭设在周侧的梯梁模板上即可。
本发明楼梯踏步施工缝的留置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9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施工平台的钢柱模
- 下一篇:一种箱体在砌体墙面的安装工艺